看這一家過年
上一篇介紹過一幅古代孩子們過年玩樂的畫,是金廷標的畫。那古代的大戶人家中長者及孩子們是如何過年呢?來看另一幅畫「歲朝歡慶圖」。
這是清代姚文瀚的《歲朝歡慶圖》。姚文瀚,號濯亭,是乾隆時期供職於內廷的畫工,工擅長道釋、人物、山水、界畫,他的國畫作品曾被乾隆評價:尤見精能!這應該是很高的評價,而姚文瀚也是清代十大宮廷畫家之一。
接下來,我們要分部來看這幅畫。
先看畫面中間的部分,只見男女主人端坐廳堂,看著滿堂兒孫嬉戲,滿心歡喜,而環繞在男女主人四周的婦人,手端著各式菜餚,主桌放不下的,就先放在右邊的長條桌上,等待一道一道的上菜,給主人公品嚐,不過,似乎男女主人都已經吃不下了,因為桌上的碗筷都已撤了,應該是吃完飯後的情形。
而在階下的兩個手中拿著折梅枝的小孩似在呼換另一個小孩一起去玩,面對折梅花小孩的,是一個年輕女子,右手拿如意,左手還牽著一個小孩,正從臺階走下,看得見小孩的腳還翹一隻起來,一副「讓我去!讓我去!」的情景,生動活潑。
再來看原圖中右邊的部分,這裡看到三組人,左邊兩名婦人似在對話,而右前方的一組仍在忙祿的端上佳餚美食,而這部分的重點則在畫中上方的一組三名婦人,一人手中拿著蒸籠,右邊的一名婦人坐在長條桌前用心的包著某種食物,把這兩樣東西聯在一起,您會想到什麼?對的,包餃子!講到過年期間吃餃子,從時間上判斷,應該是除夕夜大家在守歲的情形。
接著就要看小孩子們的活動了,上面講過,這幅畫有可能畫的是一個人家在除夕夜守歲的情景,按理,這個時間,應該是孩子們睡覺的時間,但是以前北平有一首童謠是這麼說的:「老婆、老婆,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沒幾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麵醱,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宵。」所以說,年三十晚上熬一宵,是有可能的,而小孩子們也難得瘋一個晚上,過年嘛!父母就別太在意了!
畫中的小孩子,基本上也是兩兩一群,有的在放炮,有的蹲在地上玩,有的手拿一串炮,在研究要如何點燃這串鞭炮,就等著放炮時間到來。這裡要講一下,年三十放鞭炮印象裡有兩個時間,每家每戶不一樣,有人家是晚上吃飯前放,有些人家是要十二點跨年時放,但不論如何,不就放炮嘛!還有些小孩打著「太平鼓」(「太平鼓」是北方過年時一種玩具,用粗鐵絲彎成一個圓圈,再糊上厚厚的棉紙,上面畫上圖案,鼓的把手下面套兩三個鐵環,一面敲鼓,一面抖鐵環)、吹笙、敲鑼打鼓、玩起懸絲傀儡等等,整個庭院因為這些孩子們,充滿著歡樂的年節氣氛。
值得注意的是院子中間放了一個火盆,火盆邊有一籃松柏樹枝,另一小孩站火盆旁,手拿柏樹枝點燃,往火盆中放,院中除夕放置火盆,是北平的習俗,名為「堣歲」。院子裡有柏樹和松樹,有松柏長青之意,也有梅花和竹子,加上松樹又湊足了歲寒三友。
把畫中小孩子及各式植物的意涵串連起來就是:太平(太平鼓)生(與笙同音)春(梅花象徵春),百年(柏樹枝象徵百年)如意,多喜氣。
看完了整幅畫,算一算總共的人數大約如下:除了男女主人之外,還有四位男士,十六位女士,十九個小孩,還要涵蓋「松柏長青」、「歲寒三友」、「百年如意」、「太平生春」等吉祥語意,從構圖佈局中可以看出,畫師姚文翰可真費盡了心思,為什麼如此費心呢,大家想一想,他是供職於宮廷的畫師,授命作畫難道不要先徵得皇帝的同意,才能作畫,而且還要先提出畫作的構想與構圖,作一名宮廷畫師是不容易的。
最後才來看這幅畫上方有跋,這樣另成一欄的做法叫「師塘」,上面是一首皇帝的御製詩,但不是皇帝親題,趙秉沖被皇帝指派,用楷書寫上去:「開韶慶佳節,合宅樂團圓,夫婦同堂洽,兒孫繞膝研,華燈燦樓表,吉爆響階前,瓊萼南枝報,春光宇宙延。」
什麼是幸福?這首御制詩明白的告訴我們,合宅樂團圓,夫婦同堂洽。這也不就是這幅畫的主題嗎?歲朝歡慶!這也反映出當時畫師想要呈給皇帝當時民間的富裕、歡樂的太平歲月,讓皇帝高興的用心。
參考資料:
1. 歲朝歡慶
2. 清代姚文瀚《歲朝歡慶圖》,給大家拜年啦!
3. 清宮十大畫家姚文瀚畫作欣賞!
4. 國立故宮博物院
5. 清代宮廷畫師中的十大畫家
這是清代姚文瀚的《歲朝歡慶圖》。姚文瀚,號濯亭,是乾隆時期供職於內廷的畫工,工擅長道釋、人物、山水、界畫,他的國畫作品曾被乾隆評價:尤見精能!這應該是很高的評價,而姚文瀚也是清代十大宮廷畫家之一。
接下來,我們要分部來看這幅畫。
先看畫面中間的部分,只見男女主人端坐廳堂,看著滿堂兒孫嬉戲,滿心歡喜,而環繞在男女主人四周的婦人,手端著各式菜餚,主桌放不下的,就先放在右邊的長條桌上,等待一道一道的上菜,給主人公品嚐,不過,似乎男女主人都已經吃不下了,因為桌上的碗筷都已撤了,應該是吃完飯後的情形。
而在階下的兩個手中拿著折梅枝的小孩似在呼換另一個小孩一起去玩,面對折梅花小孩的,是一個年輕女子,右手拿如意,左手還牽著一個小孩,正從臺階走下,看得見小孩的腳還翹一隻起來,一副「讓我去!讓我去!」的情景,生動活潑。
再來看原圖中右邊的部分,這裡看到三組人,左邊兩名婦人似在對話,而右前方的一組仍在忙祿的端上佳餚美食,而這部分的重點則在畫中上方的一組三名婦人,一人手中拿著蒸籠,右邊的一名婦人坐在長條桌前用心的包著某種食物,把這兩樣東西聯在一起,您會想到什麼?對的,包餃子!講到過年期間吃餃子,從時間上判斷,應該是除夕夜大家在守歲的情形。
接著就要看小孩子們的活動了,上面講過,這幅畫有可能畫的是一個人家在除夕夜守歲的情景,按理,這個時間,應該是孩子們睡覺的時間,但是以前北平有一首童謠是這麼說的:「老婆、老婆,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沒幾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麵醱,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宵。」所以說,年三十晚上熬一宵,是有可能的,而小孩子們也難得瘋一個晚上,過年嘛!父母就別太在意了!
畫中的小孩子,基本上也是兩兩一群,有的在放炮,有的蹲在地上玩,有的手拿一串炮,在研究要如何點燃這串鞭炮,就等著放炮時間到來。這裡要講一下,年三十放鞭炮印象裡有兩個時間,每家每戶不一樣,有人家是晚上吃飯前放,有些人家是要十二點跨年時放,但不論如何,不就放炮嘛!還有些小孩打著「太平鼓」(「太平鼓」是北方過年時一種玩具,用粗鐵絲彎成一個圓圈,再糊上厚厚的棉紙,上面畫上圖案,鼓的把手下面套兩三個鐵環,一面敲鼓,一面抖鐵環)、吹笙、敲鑼打鼓、玩起懸絲傀儡等等,整個庭院因為這些孩子們,充滿著歡樂的年節氣氛。
值得注意的是院子中間放了一個火盆,火盆邊有一籃松柏樹枝,另一小孩站火盆旁,手拿柏樹枝點燃,往火盆中放,院中除夕放置火盆,是北平的習俗,名為「堣歲」。院子裡有柏樹和松樹,有松柏長青之意,也有梅花和竹子,加上松樹又湊足了歲寒三友。
把畫中小孩子及各式植物的意涵串連起來就是:太平(太平鼓)生(與笙同音)春(梅花象徵春),百年(柏樹枝象徵百年)如意,多喜氣。
看完了整幅畫,算一算總共的人數大約如下:除了男女主人之外,還有四位男士,十六位女士,十九個小孩,還要涵蓋「松柏長青」、「歲寒三友」、「百年如意」、「太平生春」等吉祥語意,從構圖佈局中可以看出,畫師姚文翰可真費盡了心思,為什麼如此費心呢,大家想一想,他是供職於宮廷的畫師,授命作畫難道不要先徵得皇帝的同意,才能作畫,而且還要先提出畫作的構想與構圖,作一名宮廷畫師是不容易的。
最後才來看這幅畫上方有跋,這樣另成一欄的做法叫「師塘」,上面是一首皇帝的御製詩,但不是皇帝親題,趙秉沖被皇帝指派,用楷書寫上去:「開韶慶佳節,合宅樂團圓,夫婦同堂洽,兒孫繞膝研,華燈燦樓表,吉爆響階前,瓊萼南枝報,春光宇宙延。」
什麼是幸福?這首御制詩明白的告訴我們,合宅樂團圓,夫婦同堂洽。這也不就是這幅畫的主題嗎?歲朝歡慶!這也反映出當時畫師想要呈給皇帝當時民間的富裕、歡樂的太平歲月,讓皇帝高興的用心。
參考資料:
1. 歲朝歡慶
2. 清代姚文瀚《歲朝歡慶圖》,給大家拜年啦!
3. 清宮十大畫家姚文瀚畫作欣賞!
4. 國立故宮博物院
5. 清代宮廷畫師中的十大畫家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