轎中瓶

常看見古人坐轎吧,通常我們會注意是幾個人抬轎子,從抬的人數可以看出坐轎人的身份高低,論到轎子,又得從古早開始講。

古代自天子至群臣皆乘車,貧賤者乘牛車,到魏晉時期,又以牛車為常見交通工具。到了北朝則騎馬、坐馬車、坐牛車並用。到了南朝,人力代步的工具則有肩輿。肩輿一開始並沒有復蓋,後來才添加蔽風雨之物,就是後來的轎子。肩輿為南方用物,上自天子王公,下至百姓,皆可乘馬,只有宰相及大臣乘肩輿者是經特別恩賜。及至宋初,百官乘馬,惟重臣及老病者可乘轎。宋高宗南渡後,百官普遍乘轎,後世乃相沿不改。這應該是與南方少馬,且南方地域不開闊,不便騎馬有關。明初則規定三品以上官員可乘轎,四品以下乘也;在外自大使以下皆乘馬,武官勛戚也是如此,惟年老公侯及三公者可乘轎。

到了明代中期,百官無論大小,皆可乘轎,甚至舉人、監生、秀才亦多有乘轎者。清代規定,三品以上才能坐八人抬的大轎,如果是參加朝會,文武官員皆騎馬,不坐轎。然而後因違反制度的人多,乾隆則規定,除文大臣及六旬以上在實不方便乘馬者,所有官員都禁止乘轎。

由於品秩不一,人數眾多,抬轎人數也有限制。三品以上京官可由四人抬轎,出京則八人。外省督、撫八人,督、撫以下四人。欽差三跡袱管惶攮耗歸同害括品以上八人。無力蓄養轎夫者,仍多乘車。乘坐四人轎或八人轎,就成為一種官品的標誌,是表示乘坐者身份地位的象徵。

清代規定皇帝出行一般要乘16人抬的大轎,郡王親王可乘8人抬的大轎,京官一二品也只能乘4人抬的中轎;外官總督、巡撫則乘坐8人轎。

以上是一個大概的乘轎及抬轎的規範,這裡只稍微帶過,以後在電視劇中看到了,有個印象就好。好奇的是,不管是4人轎或8人轎,其實轎內空間並不大,如果去過北京,也去過恭王府等宅第,就知道官員從居所乘轎上朝,其實還蠻遠的。那在轎子裡面可做何消遣呢?看書?別鬧了,且不說顛上顛下的,看出眼睛都會看出散光,睡覺或把玩一些小古董,是有可能的。

前面講過,皇帝乘坐的可是16人抬的大轎,轎內空間絕對夠大,可以放一套多寶格或其他的物品,供皇帝在乘轎期間打發時間。在故宮看到這麼一對瓶子,很特別,它一面是有弧狀,一面卻是扁平的,如下圖:



看瓶的底座就可以知道這個瓶子有一面是扁平的,而有字朝上的一面,是弧面的,猜猜看,這是什麼樣的一個瓶子,還有三個瓶口。

這是一組對瓶,還有附一個木座,用來固定瓶身,如下圖:




從這張圖看來,您有沒有猜到這對瓶是用來做什麼的,它一定是放在轎內的,但是瓶口未封,就不可能是「酒瓶」。

它是花瓶。想想看,轎中或許空氣不流通,尤其大熱天,坐在轎內,熱死了,又不通風,古人衛生習慣及環境都不好,有這麼一對瓶,放些植物在裡面,至少可以調節一下,也賞心悅目,因此這種瓶子就稱為「轎瓶」,又稱「掛瓶」。

去故宮的藏品資料庫查「轎瓶」會發現其實款式還挺多的,可見「轎瓶」在清代是很普遍的一種在轎內的擺設。您想到什麼了嗎。是不是有某家計程車在車內都會放置香水百合?有沒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對轎瓶還有一些可以說的,不知是為什麼,乾隆還特地下旨請當時的督陶官唐英把他的御制詩燒在瓶身上供上來。



乾隆在旨意中明講,請唐英「照從前燒造故掛瓶式樣,將此詩寫上,燒造數件,送赴來京」。表示之前已經已經有燒過類似的轎瓶,而要唐英另外燒的,就是要把自己的詩一起燒上去,而他的這首「蘅皋掇菁藻」詩,也在另一只轎瓶上看到,就是下面這一件「清乾隆 御制粉彩冬青地題詩堆塑佛手轎瓶」,可見乾隆對於這首詩是挺滿意的。


蘅皋掇菁藻,氈室伴清嘉。
卻喜多風韻,偏宜對月華。
篸來紅艷伙,映處綠叢斜。
還似文軒側,微吟倚碧紗。


查一下故宮網站的資料庫,就知道清代的「轎瓶」還挺多的,使用材質也很廣泛,有描金粉彩、洋粉彩、鬥彩、琺瑯彩、 仿銅金彩、洋彩霽青描金開光等。

參考資料: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汪精衛送給日本的兩件國寶

北宋 定窯 白瓷嬰兒枕

唐 灰陶加彩仕女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