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裡的一隻象
這個白瓷的象,不知道是不是不太有名,因為怎麼都查不到它的資料,只知道是清朝製品,名為「白瓷太平有象」,網路上也沒有相關得介紹,只查得到另一個類似的「琺瑯太平有象」及其他的,更奇的事,在故宮資料庫中也查不到這個器物。
不抱怨了,還是還看這隻象吧!顧名思義,它是白瓷做的,白瓷是中國傳統瓷器分類的一種,以含鐵量低的瓷坯,再上純凈的透明釉燒制而成,景德鎮五代窯址是南方地區已發現的最早的白瓷的產地,其技術發展流傳至今。還有另一種高白瓷,是景德鎮採選本地優質高嶺土等原料,經精加工配置,以高溫還原燒製而成,燒制溫度高達1350度,其穩定性更高,瓷質釉色純凈細膩,高潔無瑕,冰肌玉骨。看看上面這隻象,它的白瓷是不是白的漂亮,這就是白瓷討人喜愛的地方,如果器物不大,就可以在手上把玩,摸上去都光滑細緻,極為順手,舒服!
再來看這隻象背上馱了一個什麼東西?
一隻瓶子,幾乎所有以象為主題的古董,不管它的材質是什麼,大概都是這樣的造型,背上馱了一個瓶子,這樣的設計有何意義呢?「瓶」與「平」同音,不用想太多,也都知道,象背上背著「平安」。而象是馱著平安,也有把「馱」這個字,取其右邊加個點,就成了「太」字,合在一起,就是「太平」之意,因此就有了「太平有象」這個語詞,而「太平有象」也是漢民族傳統文化中喻意著「吉祥」的紋樣,以後有人送你這樣的擺設,可要留意了。「漢書王莽傳」中記載:「天下太平,五穀成熟」,因此,在象馱的寶瓶內是放有五穀,象徵「天下太平、五穀豐登」。
講到象及「太平有象」,通常的導覽大概就會講這些,但是,為什麼會用象呢?意表平安的動物,就只有象嗎?中國人不是喜歡用龍、用虎這些威猛的動物嗎?為什麼會用一個不是十二生肖中的動物呢?
古代皇帝是有儀隊的,稱之為「鹵簿」,鹵簿其實不只中國古代有,在東亞漢字文化圈中的君主,例如,中國皇帝、日本天皇、朝鮮國王、越南皇帝、琉球國王等都有這樣的儀仗,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兵衛以甲盾居外為前導,皆謂之簿,故曰鹵簿。原本是指車駕、護衛,儀仗(執舉金瓜、寶頂、旗旛)和樂舞是後代陸續再增加的,這種儀仗有「明制度,示等級」的意義在其中,使百姓遠遠看到就知道前方來者是誰,應要行什麼樣的禮。這個制度最早是由儀衛扈從演變而來,漢代才正式稱為「鹵簿」。明代皇帝鹵簿儀仗分大駕鹵簿、丹陛駕鹵簿、武陳駕鹵簿。自乾隆十三年開始,清朝便將鹵簿儀制分為四個等級,即為大駕鹵簿、法駕鹵簿、鑾駕鹵簿,及騎駕鹵簿。
講了這麼多跟象有什麼關係?有囉。皇帝鹵薄中最引人入勝的是「寶象」,一般是11匹,分別安置在午門、天安門外。這些大象都是用瓔珞、銅鈴裝飾,非常漂亮,而它們的背上都背著一只寶瓶,就是取其「太平有象」的吉祥寓意。
大象有著粗壯的四肢,給人穩重之感,那個皇帝或尋常百姓,不希望自己的「吉祥平安」不是穩穩的在家中或國家裡面?
更有意思的是,大象的排列順序是有規定的,而且它們還頗通人性。每當大朝時,每隻象要站什麼位置,它是應該要吃那個等級的品料,11隻大象自己都知道,絕不會亂站。如果有過失,被「貶」了,也會自動到被「貶」的位置上,不會錯站在原來的位置。當聽到午門樓上鳴鐘時,表示皇帝要上朝,百官也要去「辦公」了,每隻大象聽到鐘聲就會自動站到該站的位置,並在午門左右,兩兩相對站立,用鼻子交扭擋住門口,這就是「無一人敢越而進之」。
更妙的是,當某隻象生病不方便「站班」時,必需由象奴牽著到另一隻大象前,當面「請求」代班,然後被請求的這隻象,才肯跟著象奴走。如果病象不親自出面求行,其他的象是不肯代班的,這也展現大象有著令人難以想像的記憶了。
大象若犯了過失或失誤傷了人,就要接受仗刑,當執刑者執棍棒時,就會有另兩隻象伸出鼻子,把要受刑的象扳倒,讓它能伏地受刑。打完後,受仗的大象還要再爬起來,點頭謝恩,表示心服口服,奇吧!
在北京故宮的太和殿中,皇帝的金鑾寶座的兩側設有四對象徵祥瑞的飾物(寶象、用端、仙鶴及香亭),其中一對就是象。前面已經說過了,象的穩重代表穩固、踏實,也象徵江山的穩定,社會安寧及政權鞏固。太和殿寶座旁邊的大象是銅胎琺瑯彩鑲寶石所製成的,同樣的,大象背上背有一瓶,瓶中放的不是花喔,而是五穀,象徵五穀豐登,吉慶有餘。
但是也另有一說,大象能通四夷諸國語言,它身馱寶瓶而來,就是象徵國君聖明,天下太平,年景豐裕。
再來看這隻象背上馱了一個什麼東西?
一隻瓶子,幾乎所有以象為主題的古董,不管它的材質是什麼,大概都是這樣的造型,背上馱了一個瓶子,這樣的設計有何意義呢?「瓶」與「平」同音,不用想太多,也都知道,象背上背著「平安」。而象是馱著平安,也有把「馱」這個字,取其右邊加個點,就成了「太」字,合在一起,就是「太平」之意,因此就有了「太平有象」這個語詞,而「太平有象」也是漢民族傳統文化中喻意著「吉祥」的紋樣,以後有人送你這樣的擺設,可要留意了。「漢書王莽傳」中記載:「天下太平,五穀成熟」,因此,在象馱的寶瓶內是放有五穀,象徵「天下太平、五穀豐登」。
講到象及「太平有象」,通常的導覽大概就會講這些,但是,為什麼會用象呢?意表平安的動物,就只有象嗎?中國人不是喜歡用龍、用虎這些威猛的動物嗎?為什麼會用一個不是十二生肖中的動物呢?
古代皇帝是有儀隊的,稱之為「鹵簿」,鹵簿其實不只中國古代有,在東亞漢字文化圈中的君主,例如,中國皇帝、日本天皇、朝鮮國王、越南皇帝、琉球國王等都有這樣的儀仗,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兵衛以甲盾居外為前導,皆謂之簿,故曰鹵簿。原本是指車駕、護衛,儀仗(執舉金瓜、寶頂、旗旛)和樂舞是後代陸續再增加的,這種儀仗有「明制度,示等級」的意義在其中,使百姓遠遠看到就知道前方來者是誰,應要行什麼樣的禮。這個制度最早是由儀衛扈從演變而來,漢代才正式稱為「鹵簿」。明代皇帝鹵簿儀仗分大駕鹵簿、丹陛駕鹵簿、武陳駕鹵簿。自乾隆十三年開始,清朝便將鹵簿儀制分為四個等級,即為大駕鹵簿、法駕鹵簿、鑾駕鹵簿,及騎駕鹵簿。
講了這麼多跟象有什麼關係?有囉。皇帝鹵薄中最引人入勝的是「寶象」,一般是11匹,分別安置在午門、天安門外。這些大象都是用瓔珞、銅鈴裝飾,非常漂亮,而它們的背上都背著一只寶瓶,就是取其「太平有象」的吉祥寓意。
大象有著粗壯的四肢,給人穩重之感,那個皇帝或尋常百姓,不希望自己的「吉祥平安」不是穩穩的在家中或國家裡面?
更有意思的是,大象的排列順序是有規定的,而且它們還頗通人性。每當大朝時,每隻象要站什麼位置,它是應該要吃那個等級的品料,11隻大象自己都知道,絕不會亂站。如果有過失,被「貶」了,也會自動到被「貶」的位置上,不會錯站在原來的位置。當聽到午門樓上鳴鐘時,表示皇帝要上朝,百官也要去「辦公」了,每隻大象聽到鐘聲就會自動站到該站的位置,並在午門左右,兩兩相對站立,用鼻子交扭擋住門口,這就是「無一人敢越而進之」。
更妙的是,當某隻象生病不方便「站班」時,必需由象奴牽著到另一隻大象前,當面「請求」代班,然後被請求的這隻象,才肯跟著象奴走。如果病象不親自出面求行,其他的象是不肯代班的,這也展現大象有著令人難以想像的記憶了。
大象若犯了過失或失誤傷了人,就要接受仗刑,當執刑者執棍棒時,就會有另兩隻象伸出鼻子,把要受刑的象扳倒,讓它能伏地受刑。打完後,受仗的大象還要再爬起來,點頭謝恩,表示心服口服,奇吧!
在北京故宮的太和殿中,皇帝的金鑾寶座的兩側設有四對象徵祥瑞的飾物(寶象、用端、仙鶴及香亭),其中一對就是象。前面已經說過了,象的穩重代表穩固、踏實,也象徵江山的穩定,社會安寧及政權鞏固。太和殿寶座旁邊的大象是銅胎琺瑯彩鑲寶石所製成的,同樣的,大象背上背有一瓶,瓶中放的不是花喔,而是五穀,象徵五穀豐登,吉慶有餘。
但是也另有一說,大象能通四夷諸國語言,它身馱寶瓶而來,就是象徵國君聖明,天下太平,年景豐裕。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