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寫在紙上的傳世佳作
您寫毛筆字會寫在什麼樣的材質上,紙張、布匹?宋代有一位大書法家,也是畫家,叫做米芾,啊,不就是宋代四大書法家「蘇黃米蔡」中的米嗎?對的,就是他,他有一次在人家珍藏了至少二十年,極為珍貴的絲織品上寫下一幅名傳千古的書帖,也就是今天要介紹的「蜀素帖」。
米芾生平
學書經歷
再來看兩個水字。有沒有看到上面的山字收筆時,米芾用極細的牽絲帶到水的第一筆,筆畫沒有斷,向上略提,一頓,用方折寫出水的第一筆,一筆下去後到底又略收,筆鋒再往下壓,立刻向左上方快速鉤起,在速度、力道中見筆畫的妍美。
下面的水字,中間一豎並雖然沒有保持在中軸線上,略向左下傾斜,可是又因為它的最後一筆,並不是尋常的撇捺,而是看起來用一個如畫竹葉的筆法有力的一頓完成,也因為這一頓,就把整個字穩住了。
最後來看兩個「千」字,上面的寫來比較豐肥,下面的較為纖秀,造形有異,雖然兩個長橫都是用出鋒,但卻有不同的視覺效果,而上面的「千」字,橫畫出鋒出得有點誇張,幾乎是用極細的筆尖向右拉寫一段距離後才把筆尖壓下去,顯出豐肥的筆勢,由極細到豐肥,這就是它的變化;至於下面的千字,可愛處就在於它的最後兩筆,倒數第二筆長橫畫的起筆跟上面的千字略同,但橫畫的收筆,往上挑,一個細細的牽絲,用一個英文字「f」的造形,一筆帶下,收筆再向左帶,筆力結送到最後一點。
您可以從截圖中看出蜀素的質地是如何,在這種質地的絲織品上寫字,是何動的不容易,而米芾真的是藝高人膽大,為我們留下一件極美好的書作,也讓我們後世學書之人就是應以他是如何練書法的精神來學習。米芾自述他學書是循顏、柳、歐、褚等諸家,上溯二王,融會貫通,自成一體,而個人風格的成形,就從這件「蜀素帖」而起,在以重尚意風的北宋書法史上,此件具有特殊與重要的意義。
題跋與鈐印
在這件具有重大書法始意義的書品上,總共有包括乾隆、董其昌、文徵明、祝允明等人所提的跋17則,也都鈐有代表的印章,歷經各家收藏,包括大收藏家項元汴,最後入清內府,著錄於石渠寶笈,並鈐有多顆代乾隆之印,如「乾隆御覽之寶」、「八徵耄念之寶」、「古希天子」、「三希堂精鑑璽」等。目前為故宮收入第二批「故宮書畫菁華」之列。
參考資料:
1. 佘城,〈⽶芾的蜀素帖〉,《故宮⽂物⽉刊》,1卷5期(1983.08),⾴122-
126。
2. 王裕民,〈蜀素帖上的「忠孝之家」印為何⼈所有考〉,《故宮⽂物⽉刊》,15
卷7期,(1997.10),⾴ 122-133。
3. 米芾「蜀素帖」:精彩一百,國立故宮博物院
米芾生平
1051年米芾出生字元章,號襄陽漫仕、海岳外史等。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七、八歲時開始學習書法、啓蒙老師是襄陽書家羅讓。十歲,寫碑刻,臨周越、蘇軾字帖,人稱有「李邕(ㄩㄥ)筆法」。1067年米芾隨從母親離鄉來到京都汴梁侍奉英宗高皇后。1069年宋神宗繼位,因不忘米芾母親的乳褓舊情,恩賜米芾為秘書省校字郎,負責當時校對,訂正訛誤。二十一歲以恩蔭入京補為秘書省校書郎,年輕時宦游廣東、桂林、長沙、杭州、楊州、潤州等地,惟任官時間均不長。徽宗時,官書畫學博士,禮部員外郎,出知淮陽軍(江蘇),五十八歲卒於任上。他兼善詩文、書法、繪畫,富收藏,精鑑別。
1082年三月,米芾到黃州拜訪蘇軾,並潛心鑽研魏晉書風,以晉人書風為依歸,尋訪了不少晉人法帖,今傳王獻之墨跡「中秋帖」,據說就是他的臨本,形神精妙至極。米芾一生受益多位名師,他的字受王獻之影響最深,有一種俊逸疏爽之氣,在北宋四大家中,米字的筆法和速度最是靈活,也最有變化。在晚年的「自敘」中也有這樣記載。米芾書法之所以聞名於世,完全和他後天的苦練有關,他每天臨池不輟,史料記載:「一日不書,便覺思澀,想古人未嘗半刻廢書也。」米芾作書十分認真,自己說:「余寫『海岱詩』,三四次寫,間有一兩字好,信書亦一難事」。
作品的故事
米芾的「蜀素帖」是寫在產自四川的「蜀素」上,蜀素是一種質地精良的絲綢織物,上面有烏絲欄列,因紋理較為粗糙,要在上面寫字,是非常的滯澀難寫,且不吃墨。為什麼米芾會在這種質地的絹品上寫字呢?依據卷末林希的題記,這塊蜀素是在神宗慶曆四年(1044 )在東川(四川東境)所造,寶存在林家已經⼆⼗餘年,到熙寧元年(1086)裝裱成卷。之後,林希遍尋善書者於其上書之,但諸名家僅在卷尾題字以⽰謙遜。直到米芾在1088年八月應林希之邀,結伴遊覽太湖附近的苕溪,才在卷蜀素上留下墨跡,他即興在蜀素上寫了八首詩,並在卷末題署:「元祐戊辰,九月二十三日,溪堂米黻記」,並鈐有「米姓之印」,當時他只有三十八歲。
蜀素上的八首詩
米芾在此蜀素上題寫的八首詩,其中數詩是當時紀遊或行前友人送⾏所作,例如九⽉五⽇遊吳江縣的名勝垂虹亭,就記有「吳江垂虹亭作」。或之前赴湖州途中,作「入境寄集賢林舍⼈」。又,九月九⽇在吳興郡城與林希等會於郡樓,作「重九會郡樓」。洽巧當時王渙之由杭州教授遷太學博⼠宣德郎,途經吳興,⽶芾作「送王渙之彥⾈」贈⾏。
米芾所作八詩,包括他自作的各體詩,有五言古詩「擬古」二首,七言絕句「吳江垂虹亭作」二首、七言律詩「入境寄集賢林舍⼈」與「重九會郡樓」各一首,五言古詩「送王渙之彥⾈」一首。
筆畫較粗 |
「擬古」二首詩係以行楷為主,第一首詩運筆尚稱拘謹,到了第二首的詩句「龜鶴年壽齊」時,字形筆畫看起來就越來越細瘦,而有奇險之風,且越到後面越見流暢飛快的筆畫,在此就能看出米芾隨意灑脫的個性和刷字的特點。看他寫的「忘」字,筆已經沒有墨了,還是繼續寫,不但如此,還再撐一個「形」及「驅」字,可以看出寫「驅」字時,筆該已經是沒墨了,但還是以乾筆書寫才再沾墨寫下一個字,大概也是下一個「鶴」字筆畫較多,不得不為吧!而寫到「厭」字以下,就看出他的字形開始變得比較細瘦。
到了第五首詩「和林公研峴山之作」時,字體計更顯纖細,筆勢更見挺拔,隨著用筆的快慢、鷹重、起收及轉折,收放自如,表現靈動,結體縱長傾側,寫法字字不同,極盡變化的能事,也展現米芾「不偶於俗」的個人特質。
大家要知道,在像「蜀素」質地這麼粗的材質上寫字,因不易受墨,就可以看出書者枯筆使用頻率非常的頻繁,形成通篇墨色有濃有淡,筆畫間也出現較多的飛白。緊湊的點畫、粗重與輕柔的線條交互揮灑,流利的筆勢與澀滯的觸感,相生相濟,在烏絲界欄內,絲毫不為格式所拘。
林希家中寶存這珍貴的蜀素,就是要找一有名的書家在上留下墨寶,更增蜀素的高貴價值,不過其他人最多就是僅在卷尾題字以⽰謙遜,但⽶芾卻長篇書以八詩,無視於材質,可⾒⾃視甚⾼。由於⽶芾以⾏草⾒長,尤得⼒於王獻之,因此⿈庭堅評其書,優於筆勢:「如快劍斫陣,強弩射千⾥,所當穿徹。書家筆勢,亦窮於此。」而董其昌以以「獅⼦捉象,全⼒赴之」形容他盡其所能,投注全副精⼒的精湛書藝。
最後來看同一首詩中的相同文字,米芾寫來卻變化多端,而且在如此不易沾墨的蜀素上,米芾的牽絲是如此的精細,還能留下一絲的墨韻,可見其書法功力。
下面的水字,中間一豎並雖然沒有保持在中軸線上,略向左下傾斜,可是又因為它的最後一筆,並不是尋常的撇捺,而是看起來用一個如畫竹葉的筆法有力的一頓完成,也因為這一頓,就把整個字穩住了。
最後來看兩個「千」字,上面的寫來比較豐肥,下面的較為纖秀,造形有異,雖然兩個長橫都是用出鋒,但卻有不同的視覺效果,而上面的「千」字,橫畫出鋒出得有點誇張,幾乎是用極細的筆尖向右拉寫一段距離後才把筆尖壓下去,顯出豐肥的筆勢,由極細到豐肥,這就是它的變化;至於下面的千字,可愛處就在於它的最後兩筆,倒數第二筆長橫畫的起筆跟上面的千字略同,但橫畫的收筆,往上挑,一個細細的牽絲,用一個英文字「f」的造形,一筆帶下,收筆再向左帶,筆力結送到最後一點。
您可以從截圖中看出蜀素的質地是如何,在這種質地的絲織品上寫字,是何動的不容易,而米芾真的是藝高人膽大,為我們留下一件極美好的書作,也讓我們後世學書之人就是應以他是如何練書法的精神來學習。米芾自述他學書是循顏、柳、歐、褚等諸家,上溯二王,融會貫通,自成一體,而個人風格的成形,就從這件「蜀素帖」而起,在以重尚意風的北宋書法史上,此件具有特殊與重要的意義。
題跋與鈐印
在這件具有重大書法始意義的書品上,總共有包括乾隆、董其昌、文徵明、祝允明等人所提的跋17則,也都鈐有代表的印章,歷經各家收藏,包括大收藏家項元汴,最後入清內府,著錄於石渠寶笈,並鈐有多顆代乾隆之印,如「乾隆御覽之寶」、「八徵耄念之寶」、「古希天子」、「三希堂精鑑璽」等。目前為故宮收入第二批「故宮書畫菁華」之列。
參考資料:
1. 佘城,〈⽶芾的蜀素帖〉,《故宮⽂物⽉刊》,1卷5期(1983.08),⾴122-
126。
2. 王裕民,〈蜀素帖上的「忠孝之家」印為何⼈所有考〉,《故宮⽂物⽉刊》,15
卷7期,(1997.10),⾴ 122-133。
3. 米芾「蜀素帖」:精彩一百,國立故宮博物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