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點被燒掉陪葬的名畫

前些年間有一部劉德華與林志玲主演的電影「天機:富春山居圖」上映,就是電影商人配合「富春山居圖」與「剩山圖」在台北合璧展出所拍的電影,很瞎的一部電影,但是,是什麼原因讓電影商願意以這種題材來拍電影?是「富春山居圖」的魅力,還是「剩山圖」的遠道而來?Anyway,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差一點被燒掉去陪葬的「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是一幅很有意思的畫,原因是他的流傳很有故事性。先講這幅畫出自於元代的大畫家黃公望之手,畫上有黃公望自己親題的作畫原因,這幅畫後來流傳到到清朝吳洪裕手裡,吳洪裕珍愛之極,臨終前,還要求兒子讓他能在地下也能賞畫,因此要求將「富春山居圖」和「千字文」等作品「焚以為殉」,千字文先被燒,就在本畫已投入火中,突地他的兒子見父親已死,立刻將畫搶救出來,但還是被燒掉外面的一部分,因此,全幅畫就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富春山居圖」,另一部分稱之為「剩山圖」,前者現保存於台北故宮,而後者藏於中國大陸的浙江博物館。

除了這個「搶救名畫」的故事外,在台北故宮還有收藏另一幅「富春山居圖」,兩張畫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有一張上面密密麻麻的被乾隆題滿了跋,而另一張則除了黃公望自己的題識外,並沒有太多的題跋,整張畫乾乾淨淨,這是什麼原因呢?

黃公望作此幅畫的原因,其實他都已經寫在畫上,他在畫上寫到:「至正七年。僕歸富春山居。無用師偕往。暇日於南樓。援筆寫成此卷。興之所至。不覺亹亹。布置如許。逐旋填剳。閱三四載。未得完備。盖因留在山中。而雲遊在外故爾。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當為著筆。無用過慮。有巧取豪敚者。俾先識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難也。十年(西元一三五0年)。青龍在庚寅。歜節前一日。大癡學人書于雲間夏氏知止堂。」

根據以上黃公望自己的題識,「富春山居圖」是他與他的同門師兄弟鄭無用回到富春山中居住,然後開始作畫,但因常到各地去旅行,因此就斷斷續續的畫,還是沒有畫完。黃公望本擬攜回松江繼續完成此畫,但鄭無用卻擔心有人會「巧取毫奪」,因此請黃公望先在畫上先題識,之後再完成此畫。因為這畫是要送給鄭無用的,所以就被稱之為「無用師卷」。


既然已有「無用師卷」,怎麼還會有另一卷呢?原來是我們的乾隆皇帝在1745年讀到大臣沈德潛的文集,文中對「富春山居圖」大為稱讚,恰巧同年就得到這幅畫,因為畫上有題跋指是畫給「子明隱君」,所以就被稱之為「子明卷」。

不過轉過年,乾隆又得到了「富春山居圖」(即無用師卷),好了,這一下子在皇帝面前出現兩卷近乎相同的畫,即使對古畫頗有研究的乾隆也難以分辨。後來,乾隆終於得知了「無用師卷」才是真的後,他還不願承認自己此前收藏的「子明卷」是假的,就一邊堅定地宣布真的無用師卷是「贗品」,一邊又以不菲的價格將這幅所謂的「贗品」買下。原因就是,這幅「真跡」畫得真的還不錯。為此,他還特意請大臣在兩卷「富春山居圖」上題跋留念。直到1816年胡敬等奉嘉慶帝編纂《石渠寶笈》三編,「富春山居圖」的真跡「無用師卷」才得以正名被編入,就此「無用師卷」終於得以恢復其「正宮」身分。

不過雖然有這樣的曲折離奇的經歷,但是「無用師卷」卻因不被視為真跡,而沒有乾隆的題字,僅有「大臣梁詩正奉勅敬書乾隆御識」文字,但也使這幅「真跡」得以被乾乾淨淨的保留下來。不像乾隆皇帝在1745年認定「子明卷」為真跡時,被他在上面密密麻麻滿滿的題寫、題御詩,題跋總共55處,並加蓋玉璽,當他出巡時,還經常比對真實風景與畫中風景。他的題跋與御詩,可謂是「布滿山巔樹梢」,把個畫卷弄得「滿目瘡痍,體無完膚」,後來實在無從下筆了,才戀戀不捨地題上「以後展玩亦不復題識矣」。

接下來就要看這縛畫究竟有什麼魅力,讓我們的乾隆皇帝願意不斷地在上面題詩、題跋多達五十五次,以及黃公望究竟是何許人也,他的功力有如此的高深,讓乾隆皇帝佩服到如此地步。



從右邊看進來,我們看到在黃公望畫的坡陀沙磧,上面還有一些屋舍散聚,坡石上樹⽯互相掩映,趣味橫生,然後我們也看到有層次的岡陵起伏,林木交錯,在凹深處,結廬其間。對於山⽯的表現,黃公望以獨到的披麻皴法,長短兼施,先鉤勒輪廓,墨色運用上則乾濕並⽤用,畫法先以淡墨勾皴,再用濃墨逐層醒破。黃公望的⽤筆與用墨,都極盡變化,景緻幽邃,為全卷中之最精謹處。


在右圖中我們還可以看到黃公望在峻山松林間,還畫有叢林聚落,以及一個扶杖過橋的點景人物,讓人有此境真的是可住、可居、可遊,游憩於山水之間,如非文人雅士,豈有此佳美心情。


再往後看,我們看到江面漸寬,景也往後移,山峰陡起,黃公望畫山擅用長批麻皴,筆法流暢,自然生動,山腳勾水紋,筆法⼀如皴山。間以濕筆長點做苔點,自然生動,近處則有松樹茅亭,野岸釣舟。











我們特別要看黃公望不僅在山石的描畫上運用披麻皴,而且在山水接連處的皴法,也是使用相同的皴法,使山與水的接面,看起來非常的真實與精緻。不論水面上浮著的是水草或這水波受風緩緩的向坡沖蕩,看起來都栩栩如生。

而在江上黃公望也畫有一頭帶簑帽的漁人在在獨舟上垂釣,好不悠哉,水岸邊、漁舟、及造型典雅,向江面伸出的松樹,給整個畫面增添不少生動活潑的精神。


















畫筆一轉,略於皴染的坡與空曠的江面,視線再向後平遠延伸,一片空濛的景色,畫⾯由緊轉寬,整個人的心情也大為開朗。

黃公望這段畫得最好的地方就是江面已經趨於平坦,但卻又在靠近尾端的地方突地又起一峰,把我們原本已經放遠的視野,又拉回到近觀,要看一看這突起的山峰有何特色。

看這山峰的畫法,除了還是用披麻皴外,更是使用苔點來豐富山石的表現。而這座山呈現出三角形的構圖,非常的穩重,從高處一路往下,看得出來這山的三邊立體感,從山前還可以往後面的綿延不斷的後山看過去,兩組山之間被江水隔開,整個構圖非常的寧靜與幽雅。

最後廣闊的江面上還有另一隻小船,從他的視野向後看,透過一堵長於江坡地上的樹叢,可以望向更遠卻又更小的群山,而這種構圖表現,則讓我們看出雖然黃公望整個結構是平的,但因為山水交接,因為水與山岩有灣,使整個畫面也因此而變得呈現一個躺著的U字形的變化。讓人的想像空間也從平的變成半圓形的,非常的美。

黃公望的山水畫除了遠承五代的董源與巨然,也學習同時代趙孟頫以書法入畫,抒情寫意的文人畫精神,特別是我們可以在此畫中的坡石水岸中可以看到是以書法的筆畫在作畫,黃公望特過自己對大自然的觀察,也特別領悟到山水所蘊含的內在精神。,以主觀寫意的態度重現心中感受到的自然物象。

黃公望不僅善繪,也善書,他著有「寫山水訣」一書,裡面特別也針對如何畫山水提出其獨到的見解,例如畫樹,要四面有枝,其枝的方向,要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形成一個立體的形態,而畫中的屋舍、船與人物等點景人物被放置在畫中,是要增加畫的生氣,整個畫會因為這些點景而活起來。此外,畫石要看三面,絕不是只是一塊單一的石頭,所以畫法上先用線條鉤勒,再上皴線,最後用墨色,先用淡墨,再用焦墨,就是濃墨來破這幅畫。

最後來講一下黃公望這個人吧!

黃公望(1269年-1354年),字子久,號大痴、大痴道人、一峰道人,平江路常熟州(今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人,元朝畫家。曾任小吏,延拈二年(1315年)九月因張閭貪污事被牽連入獄,開釋後入了全真教出家,並與張三丰、莫月、冷謙等道友交往,隱居在常熟小山頭。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月二十五日,在常熟逝世,葬虞山西麓。

黃公望在繪畫史上獨樹一幟,與吳鎮、倪瓚、王蒙並稱為「元四大家」,並「以黃公望為冠」,是元代的著名畫家,四人中,倪瓚和王蒙都曾向他請教過,他的畫風對宋代以來的畫法有創新,對明清的山水畫發展有很大影響。明代評論家王世貞評論說他的畫法「無筆不靈,無筆不趣,於宋法之外,又開生面。」

黃公望學識淵博,工書法,通音律,能詩文,50歲才開始學繪畫,曾得到趙孟頫的指教,重視寫生,常在風景名勝地隨筆摹寫,其水墨山水尤為出色,創立了「淺絳山水」,而「伏春山居圖」就是代表作。

至於此畫上的跋識及鈐印,前面已經講過,因為乾隆皇帝錯把「子明卷」當成真蹟,因此,在此畫上只留有乾隆老師梁詩正所題的跋,其他的重要跋識及鈐印,都在「子明卷」上,不過值得慶幸的這兩幅畫目前都在台北故宮,而尺有「剩山圖」在大陸,三幅畫曾在2015年在台北合體展出,造成海內外轟動,下次就不知何時了,不過以故宮國寶展出一次要休息三年的時程規劃來看,很有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的國寶展中再度與大家見面。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汪精衛送給日本的兩件國寶

北宋 定窯 白瓷嬰兒枕

唐 灰陶加彩仕女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