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兄啊,這裡沒有你怎成
經常看到很多退休或者有些上了年紀的人,共同組成了爬山社團,大家一起早起去登山健行,也許目的是健身,不過登山中也看遍各地山川風光,除了在山中尋找隱密的私家美食外,一定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在各個群體中互相流傳,成為人生中美好的記憶,真是美好人生。
我很喜歡的書法家黃庭堅就有留傳這麼一首詩,「自書松風閣詩」就有這麼點味道。「自書松風閣詩」寫於宋徽宗崇寧元年九月,即1102年,全文共計153字,29行。先來看這首詩:
「宋四家」雖然都以行書見長,但只有黃庭堅的草書雄視當世。由於黃庭堅心胸豁大,不擇筆墨,遇紙即書,直到紙盡為止,所以他的草書不為舊規矩所束縛。正因如此,黃庭堅被視為繼懷素、張旭之後,宋代最重要的草書大家,明代沈周更稱他為「草聖」。也因為他的心胸寬大,看他的字就有那種灑脫的氣勢,特別是在這幅書帖中可以感受到。他的行楷書結構充分發揮傾側之美,線條誇張而有餘韻,筆力圓勁,尤其「一波三折」的頓挫功夫,令人玩味不盡。
行楷書在宋代之發展成就甚高,可以說是當時的書法主流。書法發展至唐,端整的楷書與狂放的草書都已經發展到登峰造極地步,因此,宋代書家就集中精力朝行書方向發展。再者,宋代文藝風氣崇尚清新自然,傾向於思想人性之探討,書法發展之趨勢亦如是。宋代書家不拘成法,「以意為書,尤重個人意趣之發揮」,書法成為一種「抒情式」的創作,他們追求的是「自我發抒的自由」,故多「瀟灑信手」之趣。書史讚稱:「蘇勝在趣,黃勝在韻,米勝在姿,蔡勝在度。」
看完了這些背景資料,讓我們來看他的「松風閣詩帖」。
這書帖是黃庭堅晚年留居荊南時的作品,看他的字第一個印象就是有很多的長線條,字體越大越見精采,基本上,他的行楷是以歐陽詢及柳公權為基底,再加上個人行筆澀勁的意趣,在他的書法中,看不到很流利的走勢,反而看出蒼老卻老而彌堅的筆勁,例如,我們看他的「我」、「饑」及「載」等字,戈法用筆都沒有出勾,字的態勢有如長松伸展。
我們看這兩個字,黃庭堅寫完筵字後,把夜的首筆點畫就向上提,有點就是硬塞到「廴」(ㄧㄣˇ)部的下面。另外,下面的「皇五十」三個字,看得出來黃庭堅不想把最後的「十」字另起一行,因此就縮小字型,硬是撒塞到五的下面,而他把「五」字故意寫扁一點,空出位置給「十」。至於「纏」字,就結字言,應該是右邊比左邊複雜,但是黃庭堅卻用一個撇把一個字分成兩半,右半予以簡化,使左邊的「糸」(ㄇㄧˋ)看起來就比原本右邊為大,就整個結字言,也非常的穩重,不會一邊輕一邊重,這個字更有看頭的地方還就是那一撇,黃庭堅刷的一下就過去,是很慢的,不是快喔,而且收尾時,雖然已經造成飛白的效果,但他還是一筆停住,筆鋒向上提,停在一個平穩的結尾,不若原字習慣的捺。而「糸」部的寫法也是兩條平行的粗體線條加上短撇及三點,就完成美得不得了的結體。最下面的「鈞」,好看的地方就是他「金」的「匕首撇」,一筆斜從右上斜到左下,起筆略頓,然後一筆帶到最後,大家可以看得出,這一筆到最後的時候還是很有力,不是輕輕的刷過,而是以中鋒完成,看它的線條就可以知道,這些地方都是黃庭堅行書的特色。
此外,這件作品的結體有兩個特點: 一是內緊外放,緊處亦見奇肆,放處倍添神采,其規律是主筆儘量向外輻射,橫畫向左,豎畫向下,撇捺則左右縱橫開張,與緊束的中宮形成鮮明的對比。二是欹側多姿,其字如風枝雨葉,偃蹇橫斜。
英宗至治三年(1323)大長公主曾邀集文臣學士,於大都外城天慶寺飲宴,同賞書畫。事後與會者袁桷 (1266-1327)撰文記載其事,並且追記曾經奉題書畫名目,可知「自書松風閣詩」也在品題之列。我們可以檢視書卷的拖尾,還可以看見當時李泂等人的跋文十四則,也因此得知,魏必復、張珪 、王約、馮子振 、陳顥、陳庭實、孛朮魯翀、李源道、袁桷、鄧文原 、柳貫 、趙巖、杜禧等文人雅士當時都參與盛會。
這件作品中的收傳印記如下:台州抵當庫記、賈似道印、悅生、似道、秋壑、長、皇姊圖書、仇英 、十洲、項元汴、孫承澤、卞永譽、安儀周收藏印及清宮鑑藏璽,算得上是閭傳有緒的一部作品。
我很喜歡的書法家黃庭堅就有留傳這麼一首詩,「自書松風閣詩」就有這麼點味道。「自書松風閣詩」寫於宋徽宗崇寧元年九月,即1102年,全文共計153字,29行。先來看這首詩:
松風閣
依山築閣見平川。夜闌箕斗插屋椽。我來名之意適然。
老松魁梧數百年。斧斤所赦令參天。
風鳴媧皇五十弦。洗耳不須菩薩泉。
嘉二三子甚好賢。力貧買酒醉此筵。
夜雨鳴廊到曉懸。相看不歸臥僧氈。
泉枯石燥復潺湲。山川光暉為我妍。
野僧旱饑不能饘。曉見寒溪有炊煙。
東坡道人已沈泉。張侯何時到眼前。
釣臺驚濤可晝眠。怡亭看篆蛟龍纏。
安得此身脫拘攣。舟載諸友長周旋。
您在詩中看到、聽到、感覺到什麼嗎?看這首詩就知道事請是發生在晚上,才會有「夜闌箕鬥插屋椽」及「夜雨鳴廊到曉懸」等句。我們也看到松風閣與大自然間的相互關係。
這個閣樓是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靈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西山古稱樊山,是當年孫權講武修文、宴飲祭天的地方。後在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九月,黃庭堅與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經松林間一座亭閣,在此過夜,聽松濤而成韻,作了「松風閣」這首詩。
中國文人每遇佳景,怎可無詩以記,這是一定要的,何況看到如此美景,耳聽風刮松樹梢的響聲,夜空星辰與周遭景致的合一,人身在其中,以黃庭堅佛道的背景,難道沒有「天人合一」的感覺?更憶起生命中的諸多友人,情緒一上來,如黃庭堅者,定有佳作,就成就了這篇「松風閣詩」,並且用行書寫下此情此景。
簡單來介紹一下黃庭堅,眾人皆知,他是宋四大家之一,也就是所稱的「蘇黃米蔡」,指的就是: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縣(今江西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詩人,乃江西詩派祖師。書法亦能樹格。篤信佛教,亦慕道教,事親頗孝,雖居官,卻自為親洗滌便器,亦為二十四孝之一。黃庭堅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曾習藝於蘇軾,並稱「蘇門四學士」。
黃庭堅昔年與趙挺不睦,趙挺執政後,部下陳舉誣害黃庭堅,指控他所寫的「荊南承天院記」涉及誹謗,黃庭堅因此被放逐到宜州(今廣西宜山縣)。到宜州後連個住處都被當官府刁難,後來被迫搬到城頭破敗戍樓裏棲身,人不堪其憂,但是他還是終日讀書賦詩,舉酒浩歌,處之泰然。宜州人民敬其曠達高潔,許多人慕名前往求詩求書,向他請教學問,他也儘量滿足來訪者的要求。崇寧四年(1105年)九月三十日病逝於戍樓,終年61歲。紹興初年,宋高宗追封其為太師、龍圖閣直學士,謚文節。
黃庭堅是北宋的大詩人,也和大書法家,他的書法別樹一格,擅長行書、草書,尤其善長草書,他的知名其作品有「花氣詩帖」、「松風閣詩帖」等,被後人評為縱橫奇倔,波瀾老成,且收放自如,突破方正均勻的體例。
「宋四家」雖然都以行書見長,但只有黃庭堅的草書雄視當世。由於黃庭堅心胸豁大,不擇筆墨,遇紙即書,直到紙盡為止,所以他的草書不為舊規矩所束縛。正因如此,黃庭堅被視為繼懷素、張旭之後,宋代最重要的草書大家,明代沈周更稱他為「草聖」。也因為他的心胸寬大,看他的字就有那種灑脫的氣勢,特別是在這幅書帖中可以感受到。他的行楷書結構充分發揮傾側之美,線條誇張而有餘韻,筆力圓勁,尤其「一波三折」的頓挫功夫,令人玩味不盡。
行楷書在宋代之發展成就甚高,可以說是當時的書法主流。書法發展至唐,端整的楷書與狂放的草書都已經發展到登峰造極地步,因此,宋代書家就集中精力朝行書方向發展。再者,宋代文藝風氣崇尚清新自然,傾向於思想人性之探討,書法發展之趨勢亦如是。宋代書家不拘成法,「以意為書,尤重個人意趣之發揮」,書法成為一種「抒情式」的創作,他們追求的是「自我發抒的自由」,故多「瀟灑信手」之趣。書史讚稱:「蘇勝在趣,黃勝在韻,米勝在姿,蔡勝在度。」
看完了這些背景資料,讓我們來看他的「松風閣詩帖」。
這書帖是黃庭堅晚年留居荊南時的作品,看他的字第一個印象就是有很多的長線條,字體越大越見精采,基本上,他的行楷是以歐陽詢及柳公權為基底,再加上個人行筆澀勁的意趣,在他的書法中,看不到很流利的走勢,反而看出蒼老卻老而彌堅的筆勁,例如,我們看他的「我」、「饑」及「載」等字,戈法用筆都沒有出勾,字的態勢有如長松伸展。
還有他字中斜掠的筆畫,有時候也會予以拖長,順勢變化結字的確味,例如「依」、「貧」、「年」等字。
通篇整體的分黑布白,或者在字與字的位置中揖讓曲伸互相呼應,或者斷開筆畫來調合虛實,都流露出自然舒放的韻律,而這帖也算上是黃庭堅楷書的代表作。
此外,這件作品的結體有兩個特點: 一是內緊外放,緊處亦見奇肆,放處倍添神采,其規律是主筆儘量向外輻射,橫畫向左,豎畫向下,撇捺則左右縱橫開張,與緊束的中宮形成鮮明的對比。二是欹側多姿,其字如風枝雨葉,偃蹇橫斜。
這件書蹟的長波大撇,提頓起伏,一波三折,像是船夫搖槳用力的樣子。不論收筆、轉筆,都是楷書的筆法,下筆平和沉穩,變化非常含蓄,輕頓慢提,婀娜穩厚,意韻十足。在後段提到前一年已去世的蘇軾時,心中不免激動,筆力特別凝重,結字也更加傾側,是尚意書風的典型。事實上,黃庭堅與友人同遊鄂城樊山,途經松風閣時,就想到好友蘇東坡已成仙而去,而貶謫到黃州的張耒又尚未到達,心中百感交集,因此寫此詩時,難免意透筆尖,完全將心情表達出來。他的書法大家多稱「一波三折」,這是指字的外形,但透過字所表達出來的也是他內心的「一波三折」。
這件作品應該是他晚年之作,可已由詩中「東坡道人已沈泉」一句來推斷,在謫居四川期間,書法大進,他曾說過,他是觀察當地船夫盪槳而悟筆法,因此晚年的作品,其運筆多如划槳撥水,節節澀進頓挫,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下面的「泉」與「夜」可以看出。
還可以一提的,這作品是黃庭堅寫在牙色的印花箋上,這是故宮前一檔「宋代花箋」特展中的主題。「花箋」泛指經過裝飾的箋紙,「砑花」技法乃是利用雕版在紙上研壓出凹凸紋飾,而宋代砑花箋紙一直給人很稀罕的印象。寫字在花箋紙上,難免會受到紋路的影響,但看黃庭堅的此作,就能感受到力透紙背,不受紙質的影響,反而在淡墨寫的字中,看得到蚜花的圖樣。
這件書卷於南宋年間(1127-1279)經由賈似道收藏,入元以後,轉為大長公主祥哥剌吉(約1283-1331)所有。祥哥剌吉是元世祖(1260-1294在位)的曾孫女,因深受父親和祖父薰陶,熱衷漢文化。至大四年(1311)其弟仁宗即位,進號為「皇姊大長公主」。由於姊弟二人皆留意書畫收藏,朝中文藝氣息日見濃郁。皇姊且取法漢人鈐蓋收藏印,因此有「皇姊圖書 」、「皇姊珍玩」等鈐印,本品卷首即鈐有「皇姊圖書」一印。
英宗至治三年(1323)大長公主曾邀集文臣學士,於大都外城天慶寺飲宴,同賞書畫。事後與會者袁桷 (1266-1327)撰文記載其事,並且追記曾經奉題書畫名目,可知「自書松風閣詩」也在品題之列。我們可以檢視書卷的拖尾,還可以看見當時李泂等人的跋文十四則,也因此得知,魏必復、張珪 、王約、馮子振 、陳顥、陳庭實、孛朮魯翀、李源道、袁桷、鄧文原 、柳貫 、趙巖、杜禧等文人雅士當時都參與盛會。
這件作品中的收傳印記如下:台州抵當庫記、賈似道印、悅生、似道、秋壑、長、皇姊圖書、仇英 、十洲、項元汴、孫承澤、卞永譽、安儀周收藏印及清宮鑑藏璽,算得上是閭傳有緒的一部作品。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