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延禧,學文物


看看右圖中的劇照,一頭的飾物,這是前幾個月,電視劇最夯的就是「延禧攻略」及「如懿傳」中常會出現的頭飾,特別是「延禧攻略」,劇中服飾之考究,令人嘆為觀止,也洽巧,那個時段,正在準備故宮「集瓊藻」這個考科,按理是應該不能分心,但是同梯的一位同學告訴我,如果我要考,就一定要看,而且說「很有幫助」。心想,這是什麼偉大的連續劇,不就是清宮劇唄,還「有助考試」,不料一看不可收,連續幾晚,一面準備考試背資料,一面熬夜追劇,還好,劇追完了,試也過了,現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在這兩部劇中在配戴在后妃頭上的一種裝飾物,被稱之為「點翠」的工藝,它的顏色是鮮豔的藍色,藍的漂亮極了,查查資料,不可能吧,延禧劇的故事背景發生在乾隆朝,距今少說也有將近二、三百年歷史,再怎麼好的保存,至今不變色,一定有玄機。

先看一個器物,它叫「銀鍍金點翠嵌寶福壽簪」,是道光年間製作的。

然後把局部放大來看


先瞭解一下,「簪」是女子插在頭上用來插在頭髮的裝飾器物,有的時候也用來固定盤在頭上的長髮。跟「釵」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釵」有兩股,而「簪」只有單股。

看到上面那張放大圖片了吧,看起來怎麼有一絲一絲的,沒錯,就是一絲一絲的,因為它的材質是用翠鳥的「羽毛」做的,而且,從上圖看起來,是把翠鳥的羽毛「黏」在一塊有造型的「金屬托」上。而各塊金屬托又再鑲在一個鍍金的支架上,最後把支架做在「簪」上,或是「縫」在「佃子」上,再穿戴在頭上。

好,讓我們從頭講起,要做成像上面這樣一個簪子,一定先要對簪子的整體有一個設計的想法,也就是說,工匠在做之前,一定要有對於最後成品的整體概念,思考的是,如何把數片「金屬托」組合成一個完整的造型,單單這個步驟,如果沒有一點藝術美感,還真不知如何「組合」嘞!簡單的說,就是把各個「小片」的金屬托,組合成一個「大且完整」的物件。假定,工匠想做一個「荷花」造型的物件,他就必須先要完成荷花的每個「小部分」,然後再拼接起來,而翠鳥的羽毛就是貼在這一小片、一小片的所謂「托子」上,工藝之精細,難以想像,一定有人會問,既然這麼麻煩,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裝飾品,那就得問以前宮廷中的后妃了!最簡單的回答就是:它美啊!

工匠在施作前,要先想好每一片的形狀,然後從大片的金屬片上切下想要的「托子」片,然後用極細的金屬絲,黏在這托子的邊緣,然黏上去後,不就變成金屬絲比「托子」「高」了?這時候,就要想辦法把金屬絲磨到只比托子高一點點,這一點點的高度,就是之後要留給翠鳥羽毛的高度,各位可以看一下上圖每片托子的邊緣,是不是有翠鳥羽毛黏在「金片子」上的感覺,貴氣極了,但實際上,只是用金絲或銅絲黏在一個有形狀的金屬片上;此外,這片金屬片在被黏上金絲前,還要先完成「塑形」,該凹的要凹,該凸的要凸,敲敲打打,外加磨鍊,做好後,還要送去鍍金,絕不是一個直平平的金屬片,而是有高低起伏,對於之後的翠羽的黏著,也造成一定的困難。

金屬托做好了,就要開始把翠鳥的羽毛「黏」在這個小小的「托子」上了。為什麼是用翠鳥的羽毛,大家看下圖(圖片來源:百度百科)就瞭解了,這種鳥的羽毛還真漂亮。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活生生的拔翠鳥上的羽毛嗎?好問題,如果不這樣做,那要如何才能取得羽毛呢?太殘忍了吧?是的,真是如此,因此,這項工藝在保育聲浪高漲的今日,還真有點不容易重現,因為翠鳥的羽毛不易取得。但是,在二、三百年前的清朝宮廷中,翠鳥可是被大量被「養」的,而做成一個這樣的器物,少說也要從將近30隻翠鳥身上取羽,才夠用呢!

根據記載,要從翠鳥身上取羽,還有些條件,首先,一定要從「活的」翠鳥身上取羽,而且鳥要「健康」,否則,鳥羽的顏色就不會「鮮豔」,不漂亮,不漂亮就難從後宮中的諸位美女得到賞賜,搞不好還有生命危險嘞!而從一隻健康、活生生的翠鳥身上,也「只能」取得最多28根羽毛,只能從翅膀及尾部取得,從每隻翅膀可以取10支羽毛,從尾部只能取8支,因此,一隻翠鳥也只能「貢獻」最多28支羽毛,這28根羽毛被稱為「硬羽」,既然有硬,就一定有「軟」,軟羽要從翠鳥的頭部或背部的羽毛取,量就更少,物以稀為貴,如果您的頭飾用到軟羽做的「點翠」頭飾,那可就不得了囉!身份地位一定不比平常。當然,最為人詬病的,也是最讓人受不了的,就是取羽的過程,非得從「活體」取,不能先讓翠鳥「安樂死」後再無痛取羽,可想而知,這種取羽過程,是多麼的痛苦。

羽毛取下後,就按著「托子」的形狀,從羽毛上用小剪子剪下符合托子使尺寸的羽毛,然後用一種「白笈」的有機膠,把羽毛黏在托子上,這個過程,可是需要非常精細的手工,因為托子的形狀不一,有寬有窄,羽毛數量有限,一定要仔細的精算,才能穩妥的裁剪羽毛,並貼在托子上的適當位置,而不會浪費極為珍貴的羽毛。據瞭解,清朝的造辦處在製作這些器物時,翠鳥的羽毛可都是登記有數的,絕不能浪費資源。

羽毛貼在托子上了,剛開始一定不會這麼平順,工匠還要想辦法讓羽毛在托子上呈現出有層次,平順之感,看上去才會就好像長在鳥身上這麼平整,多麼費工。講到這裡,這才做好一小片而已,還有好多片要完成,之後才再組裝成一個整體的飾物。

最後呈現在諸位娘娘、后妃等人面前的,一定是羽毛看上去平整有層次,每片托子與托子間,也會有高低、大小、前後等層次,更是要看得出整體的表現,也要看得出部分。除此之外,以上圖為例,在托子上,還要鑲嵌各種寶石,增加貴氣,而鑲嵌,又是一門學問,如果是在托子上鑲嵌一顆圓的珠寶,可以想一下,要把翠羽黏在珠寶的周圍,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 做不好,不但沒賞,還真有可能有危險,另外,把每個托子最後「組成」一個完整有造型的器物,其金屬的鑲嵌如果不牢靠,某貴人在穿戴時掉了一片,可真要掉腦袋喔!「點翠」做的頭飾也不是就把做好的小塊的「托子」,就直接載在頭上,而是會再想辦法「縫」在「佃子」上,就像下面的圖片中的樣式。

圖片:國立故宮博物院(珠翠鈿子)
這些美麗的裝飾品,在280年前,可是非常受宮廷中女子的喜愛,想想,過了280年,如今顏色依舊鮮豔如昔,這期間,也沒有再加工處理羽毛,可是就這樣延續了280年,是多珍貴啊。今天大家在故宮博物院的「集瓊藻」展間,看到這些280年前的器物,也可以試想當年哪位后妃是一心一意想用這些裝飾吸引皇帝的目光,是多麼的費盡心思。但是,在今日如果有哪位女士再頭上戴上一只「點翠」做的飾物,可能會被罵到臭頭。

「點翠」是去看看明清文物時一定要看的展件之一,如果從保育角度看,從翠鳥活體取羽,確實不人道,但是從工藝技法看,這項工藝技術也有被保存的需要,目前在中國大陸,就有年輕的一代努力在重現二、三百年前的這項工藝技術,可以參考下面的影片喔!

https://v.qq.com/x/page/r0528vj1pqb.html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汪精衛送給日本的兩件國寶

北宋 定窯 白瓷嬰兒枕

唐 灰陶加彩仕女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