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8的文章

獨自成千古,幽然寄一丘

圖片
從小一直不喜歡張大千,卻也講不出個原因,明明他的紀念館就在故宮附近,就是不想去。為了考故宮的導覽員,因為是考試項目之一,也只好硬著頭皮踩進紀念館。一進去後,逛到後園,頓時吸口氣,馬上能理解為什麼他老人家在環球一圈後,最後選在這個位置作為他人生最後幾年的安居之所,簡直是太有看頭了,終也能體會一位故宮的老師所言:「只要你常來大千故居,在後園的每個位置都坐上一坐,就會瞭解他老人家的心思意念。」誠也! 左邊兩張圖是大千紀念館大門,可別看只是一道簡單的大門,門上的「摩耶精舍」四個字出自臺靜農大師之筆,大千先生讚其書法「三百年來,能得倪書神髓者,靜農一人也!」 倪書,是指元代的詩人、畫家、書法家,倪瓚,他是元代南宗山水畫的代表畫家。而門上方的鏤空門框,放大來看,真有看頭。 看出什麼了嗎?其實是一幅成排的瑞蓮花紋。在正中間有一豎立的橢圓形圖案,上書「三千大千」字樣,這是出自於大千先生的四夫人徐雯波女士之手。門外看就如此,想想看門裡面是部是蘊藏著更多的豐富內涵,絕對令人有不虛此行之感。 「三千大千」出於佛教典故,釋迦牟尼母腹中有三千大千 進到室內,迎面映入眼簾的是下面這幅由國畫大師黃君壁率當時畫壇的10位畫家,為大千先生八十大壽而繪作的「富貴長春圖」。 仔細看這幅畫,很多人會去研究每位畫家在畫中所畫的部分,例如畫竹的的是馬壽華,但是,當我們逛完大千故居的中庭及後園,會發現其實這幅畫就在畫「摩耶精舍」的豐富植物,特別是中庭的兩棵大王松及後園大千先生歸葬之地「梅丘」旁的梅花。 大千先生一生活的精采豐富,大約中學時,曾遭綁票,不但沒事,還在土匪山寨中當了100天的「師爺」;因為未婚妻的早逝,過於感傷,出家做了100天沒有剃渡的和尚,中日戰爭期間跟日本人鬥智方得脫困,二戰後為宣揚中華文化,遠赴國外,曾暫居阿根廷、巴西、美國,期間還至各地舉辦畫展,1978年終於在老友召喚下返台定居,終老最後親手所建造的摩耶精舍。先生一生除繪畫外,對於京劇、烹飪、金石,庭園等,無一不精,活的精采,也難怪他在八一高齡就自書輓聯「 獨自成千古,悠然寄一丘 」,並以對聯形式陳置於「翼然亭」,與死後埋骨的「梅丘」相望。 中庭兩株大王松。圖中一左一右 先生一生愛梅,摩耶精舍的前院、中廷及後園中都有先生生前栽下的紅梅與白梅,特別是「梅丘」,是先生生前即已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