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9的文章

名考

有否對於自己的姓名做一番考證?從認識字,或者這麼說,從會認自己名字開始,就想知為什麼先人會取這個名字,哦,對了,我的名字是「名世」。 拜網路之賜,現在查資料很方便,就輸入自己的名字,查出來的,大部分都是一家位在台南的飯店的,也有科技公司以此命名的,也有出現「戴名世」、「錢名世」這兩位清代人物。飯店、科技公司就不管他了,錢名世及戴名世兩公是何許人也,查下去就知道這兩人都是因為文字獄最後被砍頭了,心想,先祖不會在取名時不注意,取個這麼晦氣的吧! 之前在做旅歷找工作時,突然有朋友說,「欸,你的名字不錯喔,有聽過『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不錯耶! 去歲,母親返台,談起這件事,才透露出「名世」兩字命名的由來,原來是出自陸遊的「書憤」一詩: 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雪夜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鬓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上面兩個出處,一個是出自「孟子公孫醜下」,一個出自於詩人陸遊的詩,真究起來,雖然祖先當然希望自己的後代成成龍成鳳,但要成為「王者」,在現今世代,恐怕也不太實際,歷史上最後稱「王」的,下場沒幾個是好的,所以,想來想去,出自陸遊的詩,還是比較靠譜的,而且又有家母的證實。 既然如此,就再查一下「名世」這兩字,在歷史文獻記載中還真有多處: 朱熹集注:「名世,謂其人德業聞望,可名於一世者。」 明葉盛《水東日記·張夏各推所長》:「兩人竟各以所長名世。」 《宦海》第四回:「﹝邵鳳康﹞更兼經濟非常,文章名世。」 宋葉適《序》:「自有文字以來,名世數十,大抵以筆勢縱放,凌厲馳騁為極功。」 宋文天祥《撫州樂安縣進士題名記》:「斯土也,蓋文明之會也……是故名世出於其間。」 清談遷《北游錄·上霍魯齋大理書》:「名世在上,誼當蟄默,而忘其愚且賤,以乾於下職事者,誠迫桑榆之景,限斥鷃之悲,慶其遭而懼其晚也。」 看起來,取名這回事,還是有點學問,在中國人的思想中,取名也多有寄望之心,對後代的期帶,就放在取名之中,幼時,對於自己的名字,也曾有「取這個什麼名字嘛」,「這名字不好寫」等不切實際的念頭,不過當年紀漸長,累積一些內涵後,才會發現先人的智慧。 在中國人舊年將逝,新年將至之際,除了身體之外好好整理一下外,也再次整理一下個人內在,就連姓名也都做個整理

就職典禮

圖片
現代的就職典禮一點沒有看頭,如果非要講有可看的,可能是之前或之後的表演節目,就拿總統就職典禮來看吧,在等主角出場前,電視台習慣會把在周邊的演藝團體的活動,呈現給大家,就任典禮後,觀眾在乎的,也不是就任人的演說內容,反而是趕快離開現場,或是繼續等其他的表演節目,要不就是趕快拍照留念。其實,就職典禮最重要的就是就職的那一段,如果看的仔細,就會看出就職人的各種小動作、講了那些話、可不可以期待這人能為群眾服務等等。 話說西周晚期,大約是公元前9-8世紀,距今三千多年前,有一場就職典禮,過程被完整的記錄在幾個青銅器裡面,連史書都好像沒有記那麼完全,所以說,青銅器好看的地方,不止是它的外型,還有隱藏在青銅器裡面的歷史。這場就職典禮是一位名叫「頌」的人,被周天子,就是周宣王,冊封去做成周(今日的洛陽)這個地方二十個倉儲的總管理員,當時周天子自己是在宗周(今日的西安)。可別小看了這個倉儲管理員,官可大了,除了要負責管理倉庫外,還要想方設法的去徵集糧食,然後還要平安穩妥的送至京城,供給皇家所需,換句話說,周天子的民生大計,就得靠頌這人了。 毛公鼎內的銘文500個字是目前出土青銅器中字數最多的,而上圖的「頌壺」也有150字,算多的了。頌壺,是從鑄器者命名,就是頌這個人製的壺,當然一定要有原因的,稍後再敘。這個壺還挺大的,根據故宮的資料,通高63公分,腹深44.4公分,口徑21.2×16.9公分,底徑24.3×31.7公分,腹圍107公分,容量17450毫升。在展場看到它,一定也會「哇」一聲,還真大。此壺是用來乘酒的,咦,不是說,商人重酒,周人重食,商朝就是因為太過於杯中樂,所以因酒誤國,那周怎麼不記取教訓,還製作這麼大的酒壺呢?別緊張,周朝雖然製作許多酒壺,但卻都是乘酒用於祭祀中,所以,並不是真的用於日常生活中。 頌壺銘文的位置很特別,在壺口的內沿及壺蓋的內沿(左圖) 。這篇銘文詳細記載了頌被冊封掌管成周倉儲的日期、時間,地點、參加冊封的人等,以及頌在冊封後的回應,非常精采。發生的日期是在周宣王三年,五月下旬,一大清早,周宣王已經端坐在周康邵宮中,宰相弘引導頌入宮,站立在中廷,王呼喚史虢生把由尹氏所撰寫的冊命文大聲宣讀出來。然後周宣王就告訴頌:「我命令你去掌管成周地區二十家倉庫,這些物品是要用供王室,此外,我還要賞賜你衣物及車馬用具等。」 頌於是下拜接受王的冊封,把冊命

寫一塊肉

圖片
蘇東坡因為烏台案,也就是當時的文字獄啦,被貶到黃州當團練副使,苦不堪言,還寫了寒食帖應景,不過,有一道以他名命名的菜,倒也是在這時候出現的,這道菜,大家都知道,也一定吃過,就是「東坡肉」。 宋朝人講究吃,肉食以羊肉為主,豬肉不登大雅之堂,朝廷還明文規定:飲食不貴異味,御廚止用羊肉」,因此,黃州豬肉雖然便宜,雖然也是個小地方,但當地富人也是不屑吃,而窮人則是不會燒豬肉,就更不會吃豬肉。蘇老窮嘛,就幾乎天天吃豬肉為樂!為此,他還做了一首「豬肉頌」,也就是東坡肉的原始食譜。 圖:維基百科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 飽得自家君莫管 翻譯出來就是:把鍋子洗得幹幹凈凈,少許放水,燃上柴木、雜草,抑製火勢,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煨燉。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會滋味極美。黃州有這樣好的豬肉,價錢賤得像泥土一樣;富貴人家不肯吃,貧困人家又不會煮。我早上起來打上兩碗,自己吃飽了您莫要理會。(參閱:一起去看宋朝的活色生香) 其實,東坡肉不就是煮成方的五花肉?也沒什麼太多的大道理,小火慢燉,注意上色,台灣很多家館子店都有這道菜,還有把它拿來夾餅吃,各種各樣的吃法,趕明兒,也來做一塊。

故宮第一美女

圖片
這位美女先前已經寫過一次了,再寫,一定有理由。 穿越劇在前幾年突然流行起來,因此,很多人就在想,如果真有一種時光穿越機,那我要穿越回那個朝代,有不少的人喜歡想要回唐朝,特別是女性同胞,究其原因之一,是因為唐朝女權高漲,或者說,較為重視女權,這可由「唐三彩馬球仕女俑」看出來。那裡可以看出女權?君不見,古代女子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嗎?女子乘馬,不是要側坐嗎?女子服飾,可以著褲裝嗎?可是在這個器物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位唐代的女子,身著褲裝,跨坐馬上,右手持球棍(木棍已腐,看不見了),狀作打馬球,看遍中國歷史,也找不到類似的圖片或器物,有此表現,看上去應該是在從事體育活動,而今日的女性,有著褲裝的,有跨坐騎馬的,有打高爾夫球的,但打馬球還真不多見。可見,比之於今日,唐代女性的社會地位應該不低。 寫了這麼多,如果女性同胞選擇穿越回到唐代,一定有其理由,那我們就來好好看看今天要介紹的主角,不是上面的啦,是下面這位。 這是件加了彩的陶器,可是怎麼沒有看到顏色呢?這不是「彩陶」,而是「灰陶加彩」,以「俑」的形式呈現。這種陶器,以紅陶或灰陶土為胎,合模翻製後,經過精心修飾,入窯低溫燒造(約800-900度C),並再加飾彩繪,這件仕女俑就是以燒成的灰陶為底,其上敷以白色化妝土,化妝土之上,再加上紅、綠、黑等各色彩,由於彩繪於文物上的有機膠結材料不斷老化變質,失去原有的粘接功能,一經出土,與空氣接觸,原來鮮亮的的彩繪就都脫落,只能從眉、眼、髮絲、臉龐,還有衫裙等細節,依稀想像女俑製成當時的鮮明模樣。事實上,這件作品的確可以成為我們理解唐代上層仕女妝髮衣著等流行時尚的切入點。 這件器物是用來做陪葬用的,古人「事死如事生」,認為人死後也應方受到與生前同樣的對待與侍奉,因此,把「侍女」也就做成陶俑陪葬,這也算是一門「行業」,因此陪葬品也被稱之為「明器」,也就有了「明器專賣店」。這個彩繪陶俑在製作好時,其顏色應該是非常的美豔,它就「陪伴」著她的主人一起共赴極樂世界。 我們來看這個仕女俑,頭上的兩個髮髻,有沒有像迪士尼米老鼠的耳朵?找了很久,在「 唐代婦女發髻演變 」這篇文章中有附圖,看官您是否覺得上圖中這位唐代美女的髮髻與下圖中的那一種相似呢?唐代仕女特別是宮廷女子,喜好梳高高的髮髻,各種髮髻的樣式約有三十多種,在有名的「唐人宮樂圖」中,可以看到 「墜馬髻」及「垂髻」

忠心良善的僕人

圖片
在故宮學習如何導覽的課程中學到,青銅器的價值主要在於它的文字,也稱為銘文,又稱金文,這裡先不講如何「書寫」文字在青銅器上,這可需要專門來講它,而且銘文也具有補充正史記載的不足,或者做為佐證,因此從「史」的角度來看,銘文是非常重要的,觀賞青銅器,就需要知道它的銘文在講什麼。 要向大家介紹的是一件在國立故宮博物院中真正的「國寶」,翠玉白菜並非國寶,而是「人氣寶貝」,但是今天這一件,是貨真價實的「國寶」,它就是毛公鼎。 毛公鼎,高53.8公分,腹深27.2公分,口徑47公分,重34.7公斤,並不是一個太大的鼎,比以前介紹過的「乃孫作祖己鼎」還小。此鼎器形極其簡樸,半球形的器身立於三蹄足之上,從外形看,這三足與器身應該是分別鑄造的,再將之結合。鼎的口沿上有兩個寬厚的立耳,鼎身光素,只有在器身口沿下方裝飾有一圈精簡的重環紋及一道凸弦紋,給人一種莊重肅穆的質感。(先不要問什麼是重環紋,什麼是弦紋,有機話再聊) 毛公鼎有500字的銘文,是目前全世界出土青銅器文物中字數最多,也最具歷史意義的文物之一,銘文見於器腹內。 這篇銘文是在講述在歷經周厲王朝的腐敗,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之後,周宣王即位,中興朝政,特地找來了他的叔父毛公瘖(有一說是毛公歆),為他處理國家大小事務,又命毛公一族擔任禁衛軍,保衛王家,並賜酒食、輿服、兵器。毛公感念周王,於是鑄了一個鼎來記載這一件事,除了感念宣王的恩德外,也告訴子孫,要永遠記得此事,而所鑄的這個鼎也要由子孫永遠保存。從這一段記載,可以推測出這個鼎應該是鑄於周宣王原年,大約是西元前827年,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宣王中興」這個時期。 不過,在寫「乃孫作祖己鼎」時有講過,中國人的鼎是可以用來烹煮的,器身下面有三個高足,就是讓人堆柴來燒的,可是毛公鼎的內部有500字的銘文,毛公還特地囑咐後代要「永保用」,那這個鼎有可能也用來裝肉嗎?當然不可能,因為這個鼎一方面是紀念周天子的恩德,另一方面是陳放在宗廟(宗祠)裡供奉著,怎有可能拿來當「煮鍋」用。 毛公鼎全文500個字,分析起來,可以分成七個段落,前五段都有「王曰:如何如何」的內容,是周宣王給毛公的誥命;第六段則是賞賜毛公的內容以及相應於授命任職所頒予的「命服」。最後一段則是毛公答謝周天子的話,並陳述如何作鼎傳於子孫,希望後代子孫代代永保,也因此確定,這個鼎在鑄好後,必定是放在宗廟內,

古人的鍋子

圖片
有沒有想過,古人是如何煮食物?當然,這個問題牽涉到是那個年代,距今多少年,如果是四、五千年以前的人,那時還沒有市鎮,也沒有房舍,大伙兒可能是聚落生活,也有可能是傍水、臨江而居,席地而坐,獵了一頭豬,怎麼烹食?總不能天天吃烤乳豬吧,想吃白煮肉,怎麼辦?一開始,可能用陶器,等到發現銅後,就用銅鑄的,再進步一點,就用鐵器,隨著時代進步,各種材質的烹煮器一一出籠。不過,我們不能用今天世人的眼光去看古人烹煮食物這件事,好,那古人如何烹煮食物的? 首先我們先要確定幾件事,首先,人生而不平等,有人出生在貴族世家,有人生為平民百姓,因此,尋常百性和貴族世家,用的器物就不一樣,在古時的夏商周時期,一般人民家中的器皿多是用陶製的,而貴族家中,卻有可能用銅製的器物,大家可不要被在博物館中展覽的銅器那種黑黝黝的外形所騙,古代銅器製做好的時候,可是金黃色,閃閃發光,像黃金做的一樣,所以銅器又稱「吉金」。再者,夏商周時期,由於銅礦產量並不多,因此,擁有銅器者非皇親貴冑者莫屬,尋常百姓家中是幾不可能使用,而也因此,銅器多用在國家慶典及重要祭祀活動中,也就是左傳所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當時的國家大事,就只有祭祀與打仗,而祭祀活動的對象,除了祖先外,就也包括天地神明等,而青銅器作為祭器及禮器,就在這些場合中被使用。 問題來了,每次的祭祀活動,尤其是國家主辦的,動輒參加的人數可能高達千百人,在如此龐大的儀典中,肉品或菜蔬、黍稻稷粱及酒都是不可少的,後面三種先不看,光要煮肉,就夠傷腦筋了,那時候「灶」還沒有發現,所以一定是要找一個大鍋子,下面可以架柴燒,把肉煮熟,然後才奉給祭祀對象,在整個儀禮結束後,也不能排除這些肉要分給參加的貴賓,因此,這個可以用來烹煮的鍋子,可就不是一般的鍋子了。 有聽過台語講ㄉㄧㄚˋ?聽起來跟夏商周時期的「鼎」在發音上,還有幾分相近。沒錯,鼎絕對不會被排除用在古代祭祀活動的烹煮食物,有人會認為,鼎是銅做的,用來烹煮食物,是否會引起金屬中毒,這不在討論內,或許會吧,但古人沒有這種先進的知識,他們用鼎來烹煮食物,其主要目的是祭祀,對象是已死去的祖先,或天地神靈,並不一定真的會吃這些用鼎煮過的食物,甚至,也應該不會把陳放在宗廟內、用來祭祀天地神明、祖先的器物,真的用來煮肉吧?但是在一些出土的鼎中,也確實還可以看到烹煮過的痕跡,就可以證明,古人真的就是把這些黃澄澄的大型

這是啥用的?

圖片
先來猜猜看,左圖中的器物是做什麼用的?再來猜猜看,它是用什麼質料做的? 這個器物真的很小,5.55公分的一個立方體,共六個面,除了上下兩面外,另外四面各有不同的圖案,而且是浮現在器表,稱之為「陽文」,就如同我們刻印章,也有陰文(刻)與陽文(刻)。上面的圖案看不清楚?好,放大一點來看,且一看其他幾面的圖案,都不一樣。 從左邊的兩張圖中,可以很清楚的看這個器物上的圖案,一面是鶴,一面是鹿,再看仔細一點,就是鹿在鳴,鶴在舞,紋飾清晰,這不就是「鶴鹿」,喔,不對,是「鹿鶴」,這是啥意思?鹿鶴取其諧音,就是「六合」,隱喻「六和長春」,是中國古時的吉祥賀語。 在這器物的底部還有陽文雙行楷書的落款︰「康熙御製」,這下我們就知道這個器物是康熙年間製的,哇,有好幾百年歷史了。 在揭露這個器物名稱之前,還是要問一下,各位看官,您覺得這個器物的材質是什麼?問過很多人,有人說是木質,當然是很好的木料,例如黃楊木等,也有人說是竹做的,但又沒有看到竹子的紋理。從顏色上看,好像是木質,然後打模、亮光處理,但是,不對。只要一講出這器物的名稱,它的材質也就揭曉了,這器名稱是「葫蘆鶴鹿水盛」,水盛,應該是它的用途名稱,鶴鹿前面講過了,對的,葫蘆就是它的材質,但是,是用葫蘆的那個部位?是用雕的?還是?都不對,它就是一隻「小葫蘆」,它是一體成形,沒有接縫。再貼一張圖,這可是大家熟悉的現代產物,您就可以約略想像一下。 上右圖是大家熟悉的西瓜造型杯,還附一枝吸管,造型除了果實品種不一樣外,都是中間挖空,可以當容器用。這個西瓜造型杯,用的是「造型」,所以,它的材質絕不是西瓜,但是,左邊那隻葫蘆,可是貨真價實的「真葫蘆」。 有看過葫蘆的人一定會說,騙人,葫蘆那有「方的」?您的問題真好,再用另外一個例子來解釋,您就一定懂的。吃過月餅嗎?月餅是用手捏出來的,還是利用模具做出來的?想通了嗎?月餅不就是麵糰包好餡,然後放在一個模子中壓緊再倒扣出來,送去烤,烤完後不就是一個餅上面有花紋嗎? 同理,上面這只葫蘆,是葫蘆還在小時候,就給它套上一個模,這個模的內部,就已經刻好圖案,這個圖案就一定是「陰刻」的,等到葫蘆順著模繼續成長,就壓在陰刻的圖案裡,就出現「陽文「的鶴啦,鹿啦。 根據元、明的記載,這種模製葫蘆器在民間極為尋常,有方形的,也有模印詩句的,康熙爺在官苑內豐澤園一帶廣植葫

看延禧,學文物

圖片
看看右圖中的劇照,一頭的飾物,這是前幾個月,電視劇最夯的就是「延禧攻略」及「如懿傳」中常會出現的頭飾,特別是「延禧攻略」,劇中服飾之考究,令人嘆為觀止,也洽巧,那個時段,正在準備故宮「集瓊藻」這個考科,按理是應該不能分心,但是同梯的一位同學告訴我,如果我要考,就一定要看,而且說「很有幫助」。心想,這是什麼偉大的連續劇,不就是清宮劇唄,還「有助考試」,不料一看不可收,連續幾晚,一面準備考試背資料,一面熬夜追劇,還好,劇追完了,試也過了,現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在這兩部劇中在配戴在后妃頭上的一種裝飾物,被稱之為「點翠」的工藝,它的顏色是鮮豔的藍色,藍的漂亮極了,查查資料,不可能吧,延禧劇的故事背景發生在乾隆朝,距今少說也有將近二、三百年歷史,再怎麼好的保存,至今不變色,一定有玄機。 先看一個器物,它叫「銀鍍金點翠嵌寶福壽簪」,是道光年間製作的。 然後把局部放大來看 先瞭解一下,「簪」是女子插在頭上用來插在頭髮的裝飾器物,有的時候也用來固定盤在頭上的長髮。跟「釵」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釵」有兩股,而「簪」只有單股。 看到上面那張放大圖片了吧,看起來怎麼有一絲一絲的,沒錯,就是一絲一絲的,因為它的材質是用翠鳥的「羽毛」做的,而且,從上圖看起來,是把翠鳥的羽毛「黏」在一塊有造型的「金屬托」上。而各塊金屬托又再鑲在一個鍍金的支架上,最後把支架做在「簪」上,或是「縫」在「佃子」上,再穿戴在頭上。 好,讓我們從頭講起,要做成像上面這樣一個簪子,一定先要對簪子的整體有一個設計的想法,也就是說,工匠在做之前,一定要有對於最後成品的整體概念,思考的是,如何把數片「金屬托」組合成一個完整的造型,單單這個步驟,如果沒有一點藝術美感,還真不知如何「組合」嘞!簡單的說,就是把各個「小片」的金屬托,組合成一個「大且完整」的物件。假定,工匠想做一個「荷花」造型的物件,他就必須先要完成荷花的每個「小部分」,然後再拼接起來,而翠鳥的羽毛就是貼在這一小片、一小片的所謂「托子」上,工藝之精細,難以想像,一定有人會問,既然這麼麻煩,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裝飾品,那就得問以前宮廷中的后妃了!最簡單的回答就是:它美啊! 工匠在施作前,要先想好每一片的形狀,然後從大片的金屬片上切下想要的「托子」片,然後用極細的金屬絲,黏在這托子的邊緣,然黏上去後,不就變成金屬絲比「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