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8的文章

為朋友畫的一幅名畫

圖片
光看這幅畫上的印章,就知道它大有來頭,再看畫者,是大書法家趙孟頫,更有可看性。這是一幅手卷,高約28.4公分,長約90.2公分,說實在的,不算大,還有更長的,例如清明上河圖。通常看一幅手卷,展開後,就以大約兩肩寬度的幅度逐次展開畫作,分段來觀賞,趙先生這幅畫也不例外,我們也就分段來看。 在畫中很明顯的看出三部分,右邊是以一座尖尖的山為主體(以下稱右段),中景當然就是多種類的植物(以下稱中段),左邊則是一座像饅頭的山及它前面的點景(以下稱左段)。 有沒有發現,右段山的距離,離觀者視點好遠,在中段則看到不同種類的樹及向後延伸的遠景當我們看到左段時,左段中又分出近、中、遠三景,近景看到是樹及部分景點,中景看到被樹叢包圍的屋舍,更遠則是那座看起來像饅頭的山。至此,我們真是被畫者帶著從近到遠,又從遠到近,真個是在體會什麼是中國繪畫中的「深遠」。 接下來,就一段一段的來細看這幅畫。 從右邊看進來,除了最明顯的山外,就看到一片澤地、尖山、不同的樹木及在水域中打魚的船家。高尖的山畫得與北宋那種巍巍然的巨山不同,這座山名為「華不註山」,看它的山面,趙先生用的是解索皴法來表現其山石的凹凸,在山腳下,有著煙雨濛濛的水氣,間隔了在我們面前的一排杉樹,葉子看上去還算綠,有別於在它更前面,已經落葉掉盡的樹木,妙的是,趙先生用三棵樹及兩棵樹分別錯置兩處,與後面的杉樹帶動了觀者的視覺動線,而那兩株樹的樹枝方向則帶著觀者看到在水澤中的船家,這船家及船一定在這畫中有它的意義。如果這山是畫中國北方的山,那中國的北地風光,如何能有又山又水在同一畫面中?這華不註山是在山東,山東濟南是有大明湖,但是,不記得大明湖後面有座華不註山啊!是趙先生畫錯了嗎?不,趙先生是南宋人士,在北方元朝大都作官,這幅畫是他畫給他的好朋友周密,週密祖籍山東,但卻在南方居住,未曾看過故鄉風光,然而趙先生卻正好相反,出生在南方,卻在北方做官,因此,華木註山對他來說是熟悉不過,然而,元代的畫風與宋代不同,不像宋人那麼追求真山真水,卻注意自己的「有筆有墨」,這也是大家所講的「宋人丘壑」與「元人筆墨」,也就是宋人愛大自然勝於筆墨,而元人則正好相反。 趙先生又是元代畫家中的代表人物,也是銜接宋代與元代繪畫的靈魂人物,他不但書法好,二是元代第一個接櫫「書法入畫」的畫家,餅摒除宋代院畫派的纖巧卑瑣,作畫首重

山鷓?棘雀?是那兩種鳥啊?

圖片
一系列寫國畫中的山水畫,今天來寫一幅花鳥畫,不過,講到花鳥畫,大家可能會直接聯想到顏色很漂亮,很工筆的花鳥畫,大家先來看這幅畫好了。 在介紹這幅畫之前,先來介紹一下一幅國畫的組成。除了畫本身(畫身部分我們稱之為「畫心」,也就是整幅畫的重心所在,當然也有些畫,它的題跋比畫更具可看性),在畫的上方,我們看到兩款「題跋」,分別是宋徽宗用楷書題的「黃居寀山鷓棘雀圖」,以及清高宗以行書御題的一首詩「棘雀愛卑栖,山鷓喜清廓。雀在高棘,。鷓步低泉壑。圖之素絹中,短言識其畧。常聞古人云,君子慎所托。」而這兩個題跋所在的位置,稱之為「詩塘」。 在畫的下方,我們還看到另外三個題跋,分別是梁詩正、勵宗萬及張若靄三人為「和」乾隆的題詩所作的題跋,因此他們三人在題完後記下「臣XXX恭和」,這三篇題跋所在的位置稱之為「下邊幅」。 當然一幅國畫的裝裱很有學問,記得裱完畫,要捲起來的時候有兩根棍子,總稱為「畫杆」,又分為畫上端較細的叫「天杆」,下端較粗的叫「地杆」。 除此之外,還有上隔水,下隔水等,就不多講了。應用在這幅畫中,就以上的就可以了! 在這幅畫中,很明顯的主角就是那隻站在水邊岩石上的山鷓及岩石邊的有數隻麻雀停憩的荊棘。而整個畫面給人的感覺就是「動靜兩相宜」。 在畫中,動的有山鷓及那幾隻或飛、或鳴或俯視下方的麻雀,而主角山鷓,則是屈身、伸頸,欲飲溪水解渴,而且山鷓在下,群雀在上,一高一低,搭配的非常好。 而代表「靜」的就是畫面中的荊棘竹葉及鳳尾厥,還有在溪邊倚石而立的兩堆草,看它們的方向,有的枝葉向左,有的向右,看得出來是處於無風狀態,其枝葉自然舒展的姿態,非常的雍麗,而在一動與一靜中的整體搭配,就給人一種不被打擾的寧靜氛圍,此時如果我在這場域中,只要安靜靜坐一旁,相信所有的禽類都不會有被打擾的感覺。 再來仔細點看畫中的山鷓,它的身體幾乎是橫貫整個畫面,而它的喙尖與腳部,被畫者施以硃砂洗染,同樣的手法也用在鳳尾厥的葉端,在畫中是十分的明顯可見,這算是一種在當時比較少見的古樸畫法,可見於晉朝的顧愷之及唐代的閻立本的畫作中。 用來突顯山鷓的就是巨石土坡、麻雀、荊棘、厥竹等,滿滿的在畫的中心位置上,也因為如此,似也形成了一條在北宋時代常見的中軸線構圖法,顯室畫者有意營造一種呈現唐代花鳥畫古拙卻又華美的意境。 畫中的大石塊,並位使用那

古人如何「秉燭夜遊」

圖片
小時候背過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園序」,就好喜歡它的內容,來回憶一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況陽春召我以煙景, 大塊假我以文章。 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 樂事。 群季俊秀,皆為惠連; 吾人詠歌,獨慚康樂。 幽賞未已,高談轉清。 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 不有佳作,何伸雅懷? 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這裡面,又讓我想到大學時代跟著學長在淡水後山租了間農舍,真的來個現代版的「秉燭夜遊」,雖然沒有作詩,但內容也不俗啦。因此,「秉燭夜遊」一直是很吸引人的主題。在讀中國美術史的時候,還真看到南宋有位畫家馬麟,畫了一幅「秉燭夜遊」的團扇。今天就來介紹這畫。 如果有注意在「踩寶集」中所介紹的畫,一定會發現,今天的畫作,篇幅怎麼一下子小了很多。話要說到這畫家是南宋人士,南宋是在北宋被金人滅了後遷都今天的杭州,宋高宗承襲北送規制,也成立了宮廷畫院,名為「紹興」,而這位畫家就是在畫院中任職,而且官位還不低,做到祇候(總共有六個職等, 待詔、藝學、祇候、供奉、畫學正、學生),不但他自己善畫,他還有個鼎鼎有名的畫家父親,他就是馬麟,他父親是馬遠,人稱「馬一角」以及因 他畫樹株多用濃重的焦墨,畫樹枝多以瘦硬的筆勢往下方延伸、拖長,猶如長懸的屈鐵一樣,後人稱這種特色為「拖枝」,而他也因此被稱為「拖枝馬遠」。今天不介紹爸爸,要介紹兒子的畫。 馬麟曾在南宋寧宗及理宗兩朝朝(1194─1264)的畫院為「祗候」,官沒有祖父及父親大,但是他的作品大量進呈君王貴族供玩賞或頒賜用,也算頗有成就的畫師。馬麟的作畫題材非常廣泛,畫人物對內心有生動的刻劃,花鳥寫生工緻細膩,觀察敏銳,山水畫以詩情畫意為主,筆墨繁簡適度,富有情致。這張紈扇上有名款「臣馬麟」,應為其流傳佳作。 南宋的畫風與北宋最大不同就是在於因為南遷了,北方的大山大水已不復見,反而看到的是南方的秀麗風光,當然畫風有所轉變,所以看慣了范寬之流的「谿山行旅圖」中的巨碑式山水畫的人,可能也會不習慣南宋這種重意境的畫法。 南宋遷都後,各地畫師亦隨政府移居至南方,高宗又重新建制畫院,但是院體畫則偏向是流行於宮廷的繪畫樣式,提倡寫生與詩意相結合,造型要求準確、工整、嚴謹;設色要求富麗、鮮豔,既重形式

沒有楊貴妃侍駕的一趟旅行

圖片
安史之亂,一個混亂的時代,唐明皇在西元756年為避戰亂,逃離長安,遠走蜀地,但在入蜀前,在馬嵬坡(今陝西興平西北23里)為息眾怒,不得不縊死楊貴妃,一代佳人從此香銷玉殞,而唐玄宗只得一人孤拎拎的繼續這趟避難之旅,這趟行程卻留給後人作畫的題材,我們今日才看得到這幅由唐人所繪的「明皇幸蜀圖」。 看這幅畫有沒有跟看其他的山水國畫有些不一樣的感覺,就覺得它的顏色很漂亮,真的是青山綠水,如果不是避難,還真是把它當成「行旅圖」看待。不過也確實如此,清代內府特別為所藏非宗教類書畫編有著錄的專書,名為「石渠寶笈」,分為初編、續編、三編,而在三編中,就把這幅畫著錄為「宋人關山行旅」,但是乾隆題詩認為「此宋近乎唐」,後來就依近人考據,改名為「明皇幸蜀圖」,這是畫名的由來。 這幅畫的用色屬於標準的「青綠山水」,由於隋末唐初中土和西域、中亞間交通暢達,彼方盛產之石青、石綠顏料得以大量供應中原畫家,青綠山水得以自唐以後大為流行,而青綠山水亦在宋代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到了宋代,青綠山水分為兩類,一類是繼承唐人勾勒填色,一類是綜合水墨皴法薄罩青綠。而到了元代,趙孟頫復興古法,略變宋人青綠山水,以符合文人趣味,對後世尤多啟發。來看一下這種石青、石綠在畫上的表現,是不是很漂亮! 回到畫本身,先看它的構圖,非常明顯的是以山水為主,人物鞍馬為輔,由於山水部分在全畫中所佔的比例居多,在構圖意識上可以視為轉化時期的畫作。在畫中,山川樹石都以細勁的線條勾勒,並以青綠赭石填染,與北宋在畫山上使用「皴法」來形容山峰的粗糙面,在這幅畫中,並沒有使用皴法,而是使用濃厚的彩染色,也由此可以看見「青綠山水」代表人物李思訓、李昭道父子,而也因為他父子二人為青綠山水畫的代表性人物,此畫亦有人認為是出自李思訓(或)李昭道之手,但是否屬實,至今仍有待證實。 既然是「明皇」,就知道是只唐明皇,一定會入畫,來找一下。在畫面的右下角有一隊人馬出現在峰間峻谷狹徑,正要踏入岸邊林間空地,領頭的一人身穿紅衣,騎著馬,那匹馬的鬃毛還梳成三個辮子,與畫中的其他人物相較,不論衣著、座騎等都明顯不同,他就是唐明皇。歷史記載:「出棧道飛仙嶺下,乍見小橋,馬驚不進」,畫的就是這景致。 在畫中央,松樹蔭下有一群商人,解鞍放騾,有些人正脫了上衣在納涼、休息,人如此,馬亦然,還有匹馬在地上打滾,可愛極了,也頗寫實。另外,在畫

古代文人的聚會

圖片
您是所謂的「文人」嗎?什麼叫文人?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正本的解釋是「有文德的人」或是「讀書人或從事文學的人」。不管定義如何,這些人一定還是得要從事休閒育樂,那,現代「文人」的休閒活動大致如何呢?活動內容很多啦,有的有益身心,有的不好,不論是什麼,今天讓我們看一看古代的文人聚在一起做什麼。 這張圖,來頭很大,因為舊傳是宋徽宗的作品,也有人認為是當時國家所成立的畫院(宣和畫院)中的畫師之作。在這幅畫上,有宋徽宗自己的題詩:「題文會圖。儒林華國古今同,吟詠飛毫醒醉中;多士作新知入彀,畫圖猶喜見文雄」。在畫的左邊也有為宋徽宗獨特的簽押,有人稱之為「天下一人」,不過似乎在典籍中也沒有太多的佐證,不過,辜且信之吧,不影響觀賞這畫。此外,畫的左上方還有當時的權相蔡京的題詩:「臣京謹依韻和進。明時不與有唐同,八表人歸大道中;可笑當年十八士,經綸誰是出群雄」。 再來看畫的構圖,整體來看,這畫在描述一群文人們在一起詠吟詩賦,或者進行琴棋書畫等文雅的活動,而不似我們今日聚在一起時,卻人人手拿手機,各自滑機。這些人聚會的地方,是在一個池塘的岸邊,這個地方被竹樹掩映,中間有一大桌,有人圍桌而坐,有人在友人身旁站立,似在交談,還另有兩人在左邊,也是在交談什麼事,另有一著冒者,手捧盆器,觀其身形,似在交待僕人當作的事。主桌外,畫面中另有兩桌,在畫上方樹下,有一石桌上置有古琴一隻,以及香爐一個,頗為符合古人彈琴時需有薰香相伴。靠近畫的下方,另有一桌,就是僕人們準備飲食的侍桌,還看到一個僕人似乎已經累的坐在一旁飲水了。 在這些人物中,從他們的頭飾,可以分為三類:有著帽者12人,有梳髮髻者一人,僕人造型7人,總計應有20人,好吧,戴帽者應就是文士,梳髻者一人在樹下與一名文士在對話,戴帽者手持一長竿與一梳髮髻者在對談,亦有僕人在回應文士的請求,或許是添加茶水,有僕人在席邊觀看有什麼需要做的(最右邊站立者),也有僕人正要奉上茶水,至於其他的僕人則在另桌烹茶(以前寫過。唐代喝茶的習慣與我們今日不同,茶葉是磨成粉末再沖水飲之,因此有一僕人拿著長柄杓子盛茶於帶小托盤的杯內,此種飲茶法亦稱之為「「點茶法」)。 至於主桌上就畫得非常豐富了,有堆高高的食物,有針對不同需求而設的杯盤器物,有酒壺,有桌花,等等。這些人,不論文士,僕役等,其衣著的質料看得出來很柔軟,從這裡,也可以斷這群

宋徽宗出的考題

圖片
在講今天的畫之前,必須先介紹古代的「畫院」。在漢朝時代,宮廷中就有創設畫院,規制褊小,繪畫宮女,但是並沒有被後人所重視,一直到五代南唐與西蜀才開始興盛。南唐地處江南,君王多雅好繪畫,名家輩出,有畫才者,相繼歸依,被命為翰林待詔、 翰林司藝、內供奉、畫院學士等職。及至北宋,擴大前朝規模,宋太宗時設置翰林圖畫院,網羅天下畫士,優加祿養,至宋哲宗又改為圖畫局。畫學屬圖畫局所管,國子監統轄。翰林圖畫局設立的目的在培植並薦拔具有繪畫長才者,以備朝廷詔命之用。 至宋徽宗時代,更是擴大畫院的組織與編制,仿進士科出題取士,以意境優美之古詩為畫題,以試畫士,復立博士考其藝能。又仿太學三舍法以教養生徒,把祿養之畫士,按其畫藝之高低,分別授予「待詔」、「藝學」、「祇候」、「供奉」、「畫學正」、「學生」六種不同之職等,畫院名為「宣和畫院」,凡被祿養之畫士在畫院中,經過一番自學或訓練之後,再經上級甄試,認為確然有所精進者,可依序晉升,但是,最高就到「待詔」。北宋覆亡,南宋高宗即位於臨安,又再度啟用畫院的制度,依循徽宗的遺規。當時,北宋「宣和畫院」之畫士,多輾轉南渡並入高宗朝之「紹興畫院」。 好,來看今天這幅畫,是五代南唐趙幹的「江行初雪圖」,這幅畫還蠻「長」的,尺寸為25.9 x 376.5公分,哇,376公分長,怎麼貼圖嫬˙裡,只好一段一段看囉!講到趙幹,就不能不先提五代的山水畫家「荊關董巨」,就是荊浩、關仝、董源與巨然。但是除了這四大家外,不能不提的宮廷畫師就是趙幹。 在第一段的畫中,主題就很明顯地看到,有兩個人正沿著江邊小徑,綣縮的身體,各拉著一條著繩子彎著身體向前行,放大看,這兩個人其實沒有穿多少衣服,岸邊蘆葦還隨風飄搖,正是冬天裡還外加寒風,真是冷到骨子裡去了。拉什麼,就是拉下面這艘小船,船上也許載著剛捕到的漁貨,從畫面上看去,拉船的兩人年紀比較大,撐船的較年輕,如果是一家人,應該是小兒子力氣不夠,只能幫忙用撐的,父親和哥哥就在岸邊用拉的,這麼冷的天,趕快回家吧! 原來趙幹畫的是江上漁家生活,在寒冷的氣後中,還是要努力打魚。 趙幹為了把「嚴冬」、「寒冷」的感覺畫出來,用「風」、「初雪」、「富貴人家 vs 漁民」、「枯枝」等來表現,而為了表達「風」,則用了「被風吹起的水面漣漪」、「搖曳的蘆葦」,讓人有「看畫如讀詩」的感覺,而這兩者,把一個「冷」字,畫的入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