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裡的鷺絲
一連幾天,好不容易看完北宋三大家的山水,時光機器帶我們來到南宋,當然有人會問,咦,李唐不是應該是南宋的畫家嗎,怎麼算在北宋呢?其實李唐完成「萬壑松風圖」時,正好是北宋宣和甲辰年間(這是他自己在「萬壑松風圖」上寫在那遠遠的山上的記號,而換算成西曆,就是西元1124年,距離北宋亡於金人,尚有三年。北宋亡國後,舉國逃往杭州,李唐也在逃難之列,在路上還收了一位後來也是南宋大畫家的蕭照,這以後再看蕭照的畫。所以說,李唐的「萬壑松風圖」在劃畫風格上是屬於北宋的,可由畫面表現的「鐵一樣的堅硬大山」、「如鍊子一班的白雲」、「流動的山泉」以及「與萬壑相伴的松樹」這些北方山水的特徵,看出他畫的是北宋的風光。
但是,隨時南遷至杭州,北方的風景,在南方就看不到了,杭州,會看到什麼?西湖的美,即使有山,有水,也不再是壯麗、雄偉的美,而是那種南方吳儂軟語般的美,一剛一柔,李唐正好在這時代的中間,也扮演著連結南北兩宋的繪畫,而對李唐的繪畫藝術心靈有著極重大的影響,也因此成為中國繪畫史上極為重要的人物。
時間來到南宋,南宋一如北宋有「李范郭米」四大家,也出了四位極為重要的畫家「劉李馬夏」。稍微講一下這八位畫家,北宋四大家是「李成、范寬、郭熙、米芾」,而南宋四大家則是「劉松年、李唐、馬遠、夏珪」。今天來看一幅馬遠的「雪灘雙鷺圖」。
如果看慣了北宋那種主山堂堂巨碑式山水畫的,看到馬遠這幅畫,一定會有一個疑問,兩宋之間,也不過就差個多少年,怎麼看起起來就有這麼大的差別?沒錯,在右邊這幅畫中,馬遠還是有畫石,不過他把石頭從中間移到左邊去了,而且沒有整座山似的巨石,而是只佔據畫面的一邊而已,不但主山移了位,連畫本身也似乎都縮了水,這幅畫才只有60 x 38 公分。
這幅畫中的岩石面上,是白色的,意思就是有一層雪,而陰暗面因為是一塊堅硬的山岩,所以用黑墨來表示。這塊岩石,如果放到畫中央,也佔整個畫面的三分之二,就比例來說,其實也不小了。而沒有被雪遮住的山岩及樹石,畫家則以方硬的筆法、濃重的焦墨來鉤劃輪廓,以顯示其堅挺硬朗,並皴擦出像是斧頭劈過的痕跡般的「斧劈」皴法,筆力蒼勁,卻又有水墨渾融之處,這正是馬遠被稱為「水墨蒼勁」一派的原因。
至於挨著岩石伸出來的枯枝,曲折延伸,雖然是冬天,下雪了,葉子也掉光了,但是剩下的枝子,仍然在寒冬中,那麼的堅挺,畫中間的那從下往上的一大勾,多有力。這種筆勢往下拖垂,造成長而斜,又向外伸出的畫枝方法,就是「拖枝馬遠」式的獨到風格。此外,攀爬在石岩而出的植物除了枯枝外,還有幾許竹葉,在寒冬中依然飄曳在枝上,同樣也顯出嚴冬中旺盛的生命力。
左邊的岩石,一路向右下延伸,連於水邊,而我們的視野也由仰視(山岩及樹枝)轉為看到山岩腳的落石及其他物件。在河旁(溪旁)的石塊,同樣的,石上鋪著一層白雪,石的側面則施以斧劈皴法,用以表現石的堅硬,而這在畫中下面的石塊,正好就形成右邊溪水的沿岸,我們的視角也就真的轉為平視,也因此可以從岸邊往前方更遠的地方看過去,一路望去,我們就看到原來左邊這一大塊的巨石,也往前以一個半圓弧的走勢繼續向前,所以左邊的一塊大石只是群山的一角而已,畫家把原本北宋那種主山中座的畫法,在此用弧線的方式表現出群山相連的氣勢,這就把右邊的那條溪水,畫成在群山中流過的的情形,山峰脈脈相連,加上用的皴法不再是斧劈,而略有披麻皴的味道,同時也用部分留白現示山石上積雪,在在都在畫冬季中的山景,雖然畫幅不大,但就比例來看,由近看遠,加上整體構圖,就顯出山在這畫中的重要及巍巍氣勢。此外,我們也可以注意到畫者為了突顯上覆積雪的山岩,所勾勒出來的線條特別粗,而且這條線是一路延伸到溪邊,非常明顯,與北宋的巨碑式山水截然不同。
基下來就要看這畫中的飛禽了,兩兩相對,灘旁總共有四隻白鷺,三隻聚集於石角,其中一隻僅露其首而已,第四隻則站立於溪畔,均做瑟縮之狀,這就是形容凜烈寒冬的情境描繪的非常傳神,讓觀者也能感同身受。
馬遠在此以濃墨畫樹石,積雪處則以留白來表現,形成黑白強烈的對比。加上襯景的陰霾天色、在迷濛中的遠山和蘆草叢,都以淡墨渲染而成,而白鷺的畫法則幾乎不見墨痕,再一次地以純白和昏暝相映成趣,使得整幅畫充分表現清冷寂靜的寒天意趣,達到了畫雪得其清的境界,為其畫中精品。
最後,再講一下構圖,馬遠以其「邊角式」的構圖方式博得「馬一角」的稱號,意在以虛博實、以意造境的方式,以虛曠的背景,襯托得主題更為醒目突出,也代表著一種「無限」的意義,引領觀者神遊其中。
馬遠,(活動於西元1190-1224),字欽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濟)。曾在宋光宗及寧宗時任畫院「待詔」(畫院中最高職等)。擅畫山水,不論構圖、筆法或意境均有新意,創立「水墨蒼勁」一派風格。
馬遠的山水畫部˙僅把小斧劈皴發展成大斧劈皴,以致於後來成為南宋的標準畫法,更是在構圖上突破北宋的構圖格局,由中軸線而中分線,又由中分線進而成為對角線,這是從一而二,二而四的進步,二的時候是邊,四的時候就是角,所以南宋四大家中,馬遠被稱為「馬半邊」,而另一位夏珪則因構圖取角被稱為「夏一角」。所以有人把馬遠這種構圖法稱為「角隅法」,這就是說,一幅畫只有一個中心,卻有兩個邊,更有四個角隅。北宋至南宋這種改變,與其說是政治因素使然,不如說是因地緣因素使然。此外,南宋畫中還有另外一層更深的演變,就是達到「以畫喻詩」,「畫中有詩」的境界。
這幅畫不用去確認是否真為馬遠親畫,因為在畫的左下方,有明顯的「馬遠」兩字,即是明證。
馬遠(活動於西元1190-1224),字欽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濟)。光宗、寧宗朝畫院待詔。擅畫山水,不論構圖、筆法或意境均有新意,創立「水墨蒼勁」一派風格。與夏珪齊名,人稱馬夏。
雪崖枯枝,蘆竹寒汀,灘旁四隻白鷺,均做瑟縮之狀,寒天的景緻,令人有著身臨其境的感覺。而濃淡墨色畫出的樹石、遠山和蘆草,對比於留白的積雪處,和幾不見墨痕的白鷺們,在黑白之間,充分表現出清冷的意趣,達到了畫雪得其清的境界。另從岩壁上伸出的枝幹,曲折延伸,勢如蛟龍昇騰遊動,這種筆勢往下拖垂,形成長而斜向伸出的畫枝方法,正是典型的「拖枝馬遠」風貌。
但是,隨時南遷至杭州,北方的風景,在南方就看不到了,杭州,會看到什麼?西湖的美,即使有山,有水,也不再是壯麗、雄偉的美,而是那種南方吳儂軟語般的美,一剛一柔,李唐正好在這時代的中間,也扮演著連結南北兩宋的繪畫,而對李唐的繪畫藝術心靈有著極重大的影響,也因此成為中國繪畫史上極為重要的人物。
時間來到南宋,南宋一如北宋有「李范郭米」四大家,也出了四位極為重要的畫家「劉李馬夏」。稍微講一下這八位畫家,北宋四大家是「李成、范寬、郭熙、米芾」,而南宋四大家則是「劉松年、李唐、馬遠、夏珪」。今天來看一幅馬遠的「雪灘雙鷺圖」。
如果看慣了北宋那種主山堂堂巨碑式山水畫的,看到馬遠這幅畫,一定會有一個疑問,兩宋之間,也不過就差個多少年,怎麼看起起來就有這麼大的差別?沒錯,在右邊這幅畫中,馬遠還是有畫石,不過他把石頭從中間移到左邊去了,而且沒有整座山似的巨石,而是只佔據畫面的一邊而已,不但主山移了位,連畫本身也似乎都縮了水,這幅畫才只有60 x 38 公分。
這幅畫中的岩石面上,是白色的,意思就是有一層雪,而陰暗面因為是一塊堅硬的山岩,所以用黑墨來表示。這塊岩石,如果放到畫中央,也佔整個畫面的三分之二,就比例來說,其實也不小了。而沒有被雪遮住的山岩及樹石,畫家則以方硬的筆法、濃重的焦墨來鉤劃輪廓,以顯示其堅挺硬朗,並皴擦出像是斧頭劈過的痕跡般的「斧劈」皴法,筆力蒼勁,卻又有水墨渾融之處,這正是馬遠被稱為「水墨蒼勁」一派的原因。
至於挨著岩石伸出來的枯枝,曲折延伸,雖然是冬天,下雪了,葉子也掉光了,但是剩下的枝子,仍然在寒冬中,那麼的堅挺,畫中間的那從下往上的一大勾,多有力。這種筆勢往下拖垂,造成長而斜,又向外伸出的畫枝方法,就是「拖枝馬遠」式的獨到風格。此外,攀爬在石岩而出的植物除了枯枝外,還有幾許竹葉,在寒冬中依然飄曳在枝上,同樣也顯出嚴冬中旺盛的生命力。
左邊的岩石,一路向右下延伸,連於水邊,而我們的視野也由仰視(山岩及樹枝)轉為看到山岩腳的落石及其他物件。在河旁(溪旁)的石塊,同樣的,石上鋪著一層白雪,石的側面則施以斧劈皴法,用以表現石的堅硬,而這在畫中下面的石塊,正好就形成右邊溪水的沿岸,我們的視角也就真的轉為平視,也因此可以從岸邊往前方更遠的地方看過去,一路望去,我們就看到原來左邊這一大塊的巨石,也往前以一個半圓弧的走勢繼續向前,所以左邊的一塊大石只是群山的一角而已,畫家把原本北宋那種主山中座的畫法,在此用弧線的方式表現出群山相連的氣勢,這就把右邊的那條溪水,畫成在群山中流過的的情形,山峰脈脈相連,加上用的皴法不再是斧劈,而略有披麻皴的味道,同時也用部分留白現示山石上積雪,在在都在畫冬季中的山景,雖然畫幅不大,但就比例來看,由近看遠,加上整體構圖,就顯出山在這畫中的重要及巍巍氣勢。此外,我們也可以注意到畫者為了突顯上覆積雪的山岩,所勾勒出來的線條特別粗,而且這條線是一路延伸到溪邊,非常明顯,與北宋的巨碑式山水截然不同。
基下來就要看這畫中的飛禽了,兩兩相對,灘旁總共有四隻白鷺,三隻聚集於石角,其中一隻僅露其首而已,第四隻則站立於溪畔,均做瑟縮之狀,這就是形容凜烈寒冬的情境描繪的非常傳神,讓觀者也能感同身受。
馬遠在此以濃墨畫樹石,積雪處則以留白來表現,形成黑白強烈的對比。加上襯景的陰霾天色、在迷濛中的遠山和蘆草叢,都以淡墨渲染而成,而白鷺的畫法則幾乎不見墨痕,再一次地以純白和昏暝相映成趣,使得整幅畫充分表現清冷寂靜的寒天意趣,達到了畫雪得其清的境界,為其畫中精品。
最後,再講一下構圖,馬遠以其「邊角式」的構圖方式博得「馬一角」的稱號,意在以虛博實、以意造境的方式,以虛曠的背景,襯托得主題更為醒目突出,也代表著一種「無限」的意義,引領觀者神遊其中。
馬遠,(活動於西元1190-1224),字欽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濟)。曾在宋光宗及寧宗時任畫院「待詔」(畫院中最高職等)。擅畫山水,不論構圖、筆法或意境均有新意,創立「水墨蒼勁」一派風格。
馬遠的山水畫部˙僅把小斧劈皴發展成大斧劈皴,以致於後來成為南宋的標準畫法,更是在構圖上突破北宋的構圖格局,由中軸線而中分線,又由中分線進而成為對角線,這是從一而二,二而四的進步,二的時候是邊,四的時候就是角,所以南宋四大家中,馬遠被稱為「馬半邊」,而另一位夏珪則因構圖取角被稱為「夏一角」。所以有人把馬遠這種構圖法稱為「角隅法」,這就是說,一幅畫只有一個中心,卻有兩個邊,更有四個角隅。北宋至南宋這種改變,與其說是政治因素使然,不如說是因地緣因素使然。此外,南宋畫中還有另外一層更深的演變,就是達到「以畫喻詩」,「畫中有詩」的境界。
這幅畫不用去確認是否真為馬遠親畫,因為在畫的左下方,有明顯的「馬遠」兩字,即是明證。
馬遠(活動於西元1190-1224),字欽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濟)。光宗、寧宗朝畫院待詔。擅畫山水,不論構圖、筆法或意境均有新意,創立「水墨蒼勁」一派風格。與夏珪齊名,人稱馬夏。
雪崖枯枝,蘆竹寒汀,灘旁四隻白鷺,均做瑟縮之狀,寒天的景緻,令人有著身臨其境的感覺。而濃淡墨色畫出的樹石、遠山和蘆草,對比於留白的積雪處,和幾不見墨痕的白鷺們,在黑白之間,充分表現出清冷的意趣,達到了畫雪得其清的境界。另從岩壁上伸出的枝幹,曲折延伸,勢如蛟龍昇騰遊動,這種筆勢往下拖垂,形成長而斜向伸出的畫枝方法,正是典型的「拖枝馬遠」風貌。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