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到有聲就是詩
范寬後約五十年出了郭熙,郭熙後又約五十年有了一個繪畫大家李唐,再此以有別於前人的山水畫風格震撼唐代畫壇,同樣是巨碑式的主山堂堂式表現方式,但卻給予觀者完全不一樣的感受,最特別的是,李唐的山,拉近了與觀者間的距離,讓觀者更覺得好像畫中的那座山,就在眼前,但又卻不那麼的有壓迫感。
李唐在「萬壑松風圖」中在遠景幾中景的分隔,用的是雲霧,巧妙的更遠的「小山」來突顯主山體與觀者的距離感,對觀者而言,就好像站在流水邊略高的位置看著主山及主山後面及側面更遠的山峰,一下子就把距離遠近拉出來,而主山的兩腰部位,處在雲霧中間,予人「山在雲霧飄緲中」的感覺。
李唐的主山,給人就是有一種陽剛的感覺,而山石的表現更是看起來沉甸甸的。山石,為了表現陽剛氣,李唐用了跟范寬等人不一樣的皴法,他沒有用雨點皴,而是用毛筆的側鋒來表現石面構造,好像是用斧頭劈石一般,稱之為斧劈皴,而細觀他用的斧劈皴,表較短,稱之為「小斧劈皴」,有別南宋後來的「大斧劈皴」,可能的原因是李唐畫的與他所在的地緣因素有關,李唐家近太行、王屋及砥柱龍門,這些地方山上的石面層疊,石面看起來好像一層一層往上疊,用毛筆側鋒形成的岩石構造。
李唐用線條把主山(就是正中的那一部分)分成有兩大面,兩大面之後,又再用線條分成好幾個小面,造成視覺上的陰影,然後再在線條的左側利用斧劈皴法,營造造這山璧在經年累月的風吹雨打之下,形成的特別紋理,一層一層的堆疊,又像一片一片的好似會脫落卻又如此的堅實。即使用的是斧劈皴,也是方向不一,看得出來,李唐雖然不是用今天的素描,卻是如此的寫真,在李唐的心中,山與它的面,就是長得如此,極為真實。
正中主山與它前面的那一塊石頭間,李唐用松樹及一些留白所造成的雲霧來區隔兩塊石頭,也營造出一個山澗,而這一個區隔,也向兩旁延伸,就把面留出來了,其實都是畫者利用線條所致,線條形成面,再在面上利用皴法或其他的物件,如樹木等,來豐富畫面,當然少不了的是利用墨色去渲染。
李唐在遠景裡營造更遠的效果,就在巨山的兩旁,加上幾座在雲務間的小山峰,順便在其中一座上寫下「皇宋宣和甲辰(1124)春河陽李唐筆」作題。
接著來看中景,中景中,李唐利用左右兩邊的兩個瀑布,連接了兩座山,也間接解釋了山澗的來源,也許根本不用,但兩山間的區隔,或許就是給後人想像解釋的空間。這細細兩道水流,在整個雄偉的山勢中,看上去顯得極為緲小,但是這兩道水流是否在山下匯集,李唐又用在中景中的松樹擋住,不告訴你,是否是這樣,留給觀者自己想像的空間。我們可以看一看一看李唐畫松,從它的樹根緊緊的抓住山岩,而且曝露於外,根鬚看上去如此有力,就可知數齡,而放大它的樹幹,也看得出其表面的紋理,絲絲到位,不但如此,松樹與松樹間,互相糾纏在一起,樹頂的松葉,已分不清是那棵樹的了,至於松樹的松葉,也是絲絲可數。
前景的山,給人高聳、威嚴、沉重的感覺,到了中景的松樹,更給人蒼老但仍勁挺的印像,至於兩旁的山澗,予人生命有如不停息的流水,前景加中景,已經給人一種大自然生命力中的生生不息的訊息。而松樹所在的山岩面,又是從前面的巨石沿續剝落下來,一層一層的,如果有人走在這裡,會不會有一種極為清涼的感覺,也許照不到太陽,有些許陰暗,但,大自然所形成的天然涼爽,卻是極有感覺。而山石的走向,從右上向左下緩緩傾斜,這也預告,在這片山石間,或山石下,一定有源源不絕的流水供應松樹所需,也預告右邊這道瀑布所流下的水將會與左邊的惠畫流至一處,而匯流之處就是前景的內容。
前景拾階而下的流水及因小落差所激盪出的小水花,看上去都極為傳神,而右下角的水流,則顯示出右方水源來處,與中景的小瀑布流水接到一處。至於流水畫集處水中的石塊,畫怎˙則用更深的顏色顯示沉積在其上的青苔,除了青苔,石面上的紋理仍是清楚的看到,有光明面也有陰影面。而觀者可能就站在某塊岩石上,或者立於水邊,沁涼的水,不禁想要踏入水中。
兩道靜靜流下的瀑布,粗糙而歷經風霜的岩面,挺立於群山間的松樹,予人寧靜之感,看山、聽水,寧靜中還細聽風吹樹梢的響聲,真是「畫到有聲就是詩」,即使與再不愉快的心情,在此也會忘記一切憂慮,享受片時寧靜,心中還吟唱兩首詩應景。有事,等會再說吧!
李唐(約1049-1130後,另一說約1070-1150後),河陽人,字晞古,北宋徽宗朝任職翰林圖畫院。靖康之難後,中原紛亂,建炎年間(1127-1130)李唐渡江至杭州,高宗紹興年間(1131-1162)重建畫院又重入畫院(紹興書院),授成忠郎,為畫院待詔,賜金帶。
李唐在「萬壑松風圖」中在遠景幾中景的分隔,用的是雲霧,巧妙的更遠的「小山」來突顯主山體與觀者的距離感,對觀者而言,就好像站在流水邊略高的位置看著主山及主山後面及側面更遠的山峰,一下子就把距離遠近拉出來,而主山的兩腰部位,處在雲霧中間,予人「山在雲霧飄緲中」的感覺。
李唐的主山,給人就是有一種陽剛的感覺,而山石的表現更是看起來沉甸甸的。山石,為了表現陽剛氣,李唐用了跟范寬等人不一樣的皴法,他沒有用雨點皴,而是用毛筆的側鋒來表現石面構造,好像是用斧頭劈石一般,稱之為斧劈皴,而細觀他用的斧劈皴,表較短,稱之為「小斧劈皴」,有別南宋後來的「大斧劈皴」,可能的原因是李唐畫的與他所在的地緣因素有關,李唐家近太行、王屋及砥柱龍門,這些地方山上的石面層疊,石面看起來好像一層一層往上疊,用毛筆側鋒形成的岩石構造。
李唐用線條把主山(就是正中的那一部分)分成有兩大面,兩大面之後,又再用線條分成好幾個小面,造成視覺上的陰影,然後再在線條的左側利用斧劈皴法,營造造這山璧在經年累月的風吹雨打之下,形成的特別紋理,一層一層的堆疊,又像一片一片的好似會脫落卻又如此的堅實。即使用的是斧劈皴,也是方向不一,看得出來,李唐雖然不是用今天的素描,卻是如此的寫真,在李唐的心中,山與它的面,就是長得如此,極為真實。
正中主山與它前面的那一塊石頭間,李唐用松樹及一些留白所造成的雲霧來區隔兩塊石頭,也營造出一個山澗,而這一個區隔,也向兩旁延伸,就把面留出來了,其實都是畫者利用線條所致,線條形成面,再在面上利用皴法或其他的物件,如樹木等,來豐富畫面,當然少不了的是利用墨色去渲染。
李唐在遠景裡營造更遠的效果,就在巨山的兩旁,加上幾座在雲務間的小山峰,順便在其中一座上寫下「皇宋宣和甲辰(1124)春河陽李唐筆」作題。
接著來看中景,中景中,李唐利用左右兩邊的兩個瀑布,連接了兩座山,也間接解釋了山澗的來源,也許根本不用,但兩山間的區隔,或許就是給後人想像解釋的空間。這細細兩道水流,在整個雄偉的山勢中,看上去顯得極為緲小,但是這兩道水流是否在山下匯集,李唐又用在中景中的松樹擋住,不告訴你,是否是這樣,留給觀者自己想像的空間。我們可以看一看一看李唐畫松,從它的樹根緊緊的抓住山岩,而且曝露於外,根鬚看上去如此有力,就可知數齡,而放大它的樹幹,也看得出其表面的紋理,絲絲到位,不但如此,松樹與松樹間,互相糾纏在一起,樹頂的松葉,已分不清是那棵樹的了,至於松樹的松葉,也是絲絲可數。
前景的山,給人高聳、威嚴、沉重的感覺,到了中景的松樹,更給人蒼老但仍勁挺的印像,至於兩旁的山澗,予人生命有如不停息的流水,前景加中景,已經給人一種大自然生命力中的生生不息的訊息。而松樹所在的山岩面,又是從前面的巨石沿續剝落下來,一層一層的,如果有人走在這裡,會不會有一種極為清涼的感覺,也許照不到太陽,有些許陰暗,但,大自然所形成的天然涼爽,卻是極有感覺。而山石的走向,從右上向左下緩緩傾斜,這也預告,在這片山石間,或山石下,一定有源源不絕的流水供應松樹所需,也預告右邊這道瀑布所流下的水將會與左邊的惠畫流至一處,而匯流之處就是前景的內容。
前景拾階而下的流水及因小落差所激盪出的小水花,看上去都極為傳神,而右下角的水流,則顯示出右方水源來處,與中景的小瀑布流水接到一處。至於流水畫集處水中的石塊,畫怎˙則用更深的顏色顯示沉積在其上的青苔,除了青苔,石面上的紋理仍是清楚的看到,有光明面也有陰影面。而觀者可能就站在某塊岩石上,或者立於水邊,沁涼的水,不禁想要踏入水中。
兩道靜靜流下的瀑布,粗糙而歷經風霜的岩面,挺立於群山間的松樹,予人寧靜之感,看山、聽水,寧靜中還細聽風吹樹梢的響聲,真是「畫到有聲就是詩」,即使與再不愉快的心情,在此也會忘記一切憂慮,享受片時寧靜,心中還吟唱兩首詩應景。有事,等會再說吧!
李唐(約1049-1130後,另一說約1070-1150後),河陽人,字晞古,北宋徽宗朝任職翰林圖畫院。靖康之難後,中原紛亂,建炎年間(1127-1130)李唐渡江至杭州,高宗紹興年間(1131-1162)重建畫院又重入畫院(紹興書院),授成忠郎,為畫院待詔,賜金帶。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