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酒杯流來了,快作詩!

圖片
如果您去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一定會在教堂頂部看見很多壁畫,就聽導覽人員講出一個又一個生動的聖經故事;而在東方的寺廟中,也有相同的情景。把一個有名的故事,用畫作表現出來,是常見的事。 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講的是王羲之在公元353年3月3日邀集了親朋好友,在會稽的蘭亭這個地方,辦了一場古代文人的Party,總共匯集了詩37首,東道主還為此做序,其書法造詣之高,無出其右,其中有23個「之」字,無一相同。這場聚會為當代後代的文人雅士留下無盡的暇思,也多有仿效之作。但是,把這場集會用「繪畫」的形式保存下來,要到九世紀,才出現以「蘭亭」為主題的圖繪。如今流傳廣泛的版本,是傳李公麟所繪的「蘭亭修禊圖」刻石拓本,以臨溪亭榭為始,與會者列坐於曲水兩岸,旁有榜題錄出名銜與所賦詩文。而李公麟所繪的,也又成為後來人摹繪的對象。當然,要把「蘭亭修褉」這個主題完整的畫下來,並不容易,因為當天有四十二人與會,用直幅是很難畫完全,但是用「橫幅」就可以表現得比較完整。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明代李宗謨的「蘭亭修褉圖」。 這是畫的最右邊,一位雅士獨坐水榭亭臺中,側身倚在桌上看著下方河水,我們把河水部分放大看,就看到有兩隻鵝,從這兩隻鵝,我們就可以知道這位雅士的身分。原來王羲之愛鵝,關於他愛鵝的傳說也不少,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在山陰這個地方,有一個道士養了一群鵝,王羲之去看了,很喜歡,就要跟道士買,道士說,只要你給我寫一冊「黃庭經」,就把鵝送給王羲之。王羲之欣然接受,就用自己的書法換了一群鵝,這也說明,王羲之的書法在當時代就已經很有名了! 在下中,我們看到有四個人席地而坐,其實不算坐,半跪在團蒲上,這說明,當時代還沒有桌子,所謂的「坐」就是這樣「席地而坐」,有點像和式的坐法。這四人中,有魏滂、王羲之、散騎常侍郗曇、桓偉,畫者還特地把他們四人的詩作一併寫上,讓後人對他們有較深的認識。例如對於桓偉,他的詩作:「 主人雖無懷,應物貴有尚。宣尼遨沂津,蕭然心神王。數子各言志,曾生發清唱。今我欣斯游,慍情亦暫暢 。」而王羲之的詩,也被錄於上:「代謝鱗次,忽焉以周。欣此暮春,和氣載柔。詠彼舞雩,異世同流。乃攜齊契,散懷一丘。」 此圖從右至左依序展開,可以看到畫家把參加的人都寫進去,一共有四十二人,如果您去故宮,看到此圖,可以算一算,這四十二人是:王羲之、謝安、

353年3月3日文壇一美事

圖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脩稧(禊)事也。羣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領(嶺),茂林脩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這是王羲之在著名的「蘭亭集序」中的起手勢。人事時地物,交待的清清楚楚,這就是文人的手筆,只能說中文造詣太好了,加上王羲之又是大書法家,這篇已失傳的「蘭亭集序」就成了眾人在學寫書法時的重要摹本之一。 王羲之的作品都已經失傳,現今是找不到真跡的,因此歷代以來,不知有多書家留下摹本傳˙世,今天要介紹的是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唐代歐陽詢 手摹並刻石的「定武蘭亭」。 歐陽詢受命手摹「蘭亭序」並刻石後,置於唐學士院。安祿山內亂,皇室蒙塵,郭子儀在皇宮得到至塊歐陽詢臨本刻石,在至德(756年)初,把刻石運到靈武。五代梁朝時被移置到汴都,也就是今天的開封。西元946年,耶律德光入侵中原,佔領汴都,滅後晉,947年改國號為遼。但是耶律德光不施仁義,中原民變兵起,他不得已北歸,也帶走了這塊刻石,但因為耶律德光在欒城縣罹患熱病,不像病死在欒城,他死後,這塊刻石就遺失近百年。 直到西元1041年,這塊刻石又出現在欒城某處,定武地方官用重金買下此石,保藏於官庫。這就是後世所稱 的「定武本」,也稱「定武蘭亭」。定武,是今天的河北省定州市。後任的地方官薛師正,監守自盜,演出一場「狸貓換太子」。薛師正與其子薛紹彭(也是北宋的書法家)另外翻刻一石,存在府庫中,卻將真本藏在自家家中。薛師正父子在翻刻時,故意將原石「湍、流、帶、左、右」五字損壞一、二筆,以此做為判斷真偽的依據。因此,定武蘭亭有「損本」和「不損本」的分別,「損本」反而是真本,不損本反而是偽本。 宋徽宗大觀年間,宰相蔡京在官庫中看見「蘭亭石本」,也知道薛家藏有真本刻石,下詔索取。薛紹彭的兒子薛嗣昌不敢隱瞞,進呈宣和殿。之後,金兵入汴梁(今天的河南開封),把宮裡的珠玉珍寶劫掠一空,惟獨沒有損及刻石。留守汴梁的宗澤將刻石送給在揚州的宋高宗,宋高宗十分珍視。1129年金兵進逼揚州,宋室倉卒南渡,宋高宗命內臣將蘭亭刻石真本投於揚州石塔寺井中,本擬事後再取,但卻因宋高宗死後而無人知道此石的下落。 到了明代,揚州石塔寺僧人淘井,發現此碑,碑缺一角,此事被兩淮都轉鹽運使何士英知道,遂呈進皇上。皇上稱何士英天下

沒了文思的雅集

圖片
故宮現在展出的「以文會友-雅集圖展」中大致可以分成三個區塊來看,其一是以王羲之在西元353年3月3日舉辦的「曲水流觴」為後世創作雅集圖的原型,其二是北宋王詵在自家園林舉辦的「西園雅集」,其三是唐太宗在做秦王時建「文學館」,收聘賢才,以杜如晦、房玄齡等十八人為學士,又命畫家閻立本為十八學士畫像, 即為「十八學士寫真圖」。從這幾個原型來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人多,王羲之的曲水流觴,總共有41人應邀參加,王詵則邀了15人,連他自己一共16人,而閻立本畫的「十八學士寫真圖」,顧名思意,也有十八人。因此,論到「雅集」,就應該要找人多人,而且這些人,必定都是當時代著名的文人、書畫名家、得道大師等所謂的「雅士」。但是,在故宮這此的展件中,不乏幾顆「彩蛋」,也就是說,策展人把這幾件作品列為「雅集」,但卻不一定與「集會」有關,接下來要介紹的就是一幅名為「 灞橋覓句」的小品畫軸。 作此畫作的是清朝的董邦達,董先生宦旅通達,於乾隆六年在編修「石渠寶笈」(記載清代內府收藏的歷代珍貴的書法和繪畫名蹟的專書)之際,奉命入内廷襄事,也參與過編修「西清古鑑」(清朝乾隆年間記錄清宮廷所藏古青銅器的譜錄),一生官運不錯。但是他也畫得一手好畫, 尤其以山水畫聞名,是當時一位頗有名氣的畫家,但是因為他忙於公務,畫畫,應該只是他的「副業」,他的畫風遠追   「元四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近學「清初四王」(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山水畫作品水墨疏淡,設色淡雅,用筆輕柔,皴法松秀,也因為他是從科考開始一步一步走的是文人從政的路逕,反應在他的畫中中,也多具文人情趣。 來看要介紹的這幅被故宮收錄在這次 「以文會友-雅集圖展」中的作品。在畫作的左下方看得見「臣董邦達恭畫」的題款,也就表明這有可能是董邦達因為乾隆的旨意而畫,也有可能是董邦達因為某事,畫了這幅畫進呈給乾隆。 我們仔細看這畫,可以看得見畫中的樹枝、樹梢上滿佈白點,而地上又是白白的,一定可以知道畫的是下雪時分,是冬日,滿山遍野都是一片白茫茫的。 您看,不止畫出樹枝上一點一點的白雪,也把在樹枝上的「積雪」畫出來,畫的很真實。而在更遠的山,整片看上去就一片白茫茫的,連山上的樹都看不見,可見雪下的真的很大,也刻劃出這縛畫傳達的溫度:冷。 在這麼冷的七氣裡,怎麼會有三個人在窄橋上?一人騎馬,一人擔著物品,一人手

李白在春天的夜晚做什麼?

圖片
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園序」這篇小品文,如果沒有記錯,應該是小學進初中(以前是初中,現在是國中)那年暑假時唸的人生第一篇古文,一唸就喜歡上它。也沒什麼原因,就覺得那個氛圍好雅,想像在一片桃花、李花盛開的花園中,享受一場夜間的宴會,可能有音樂,有人詠詩,有人長歌、奏樂等等,真恨不得回去一趟。 台北故宮從十月展出「以文會友-雅集圖特展」,其中就有一幅清代冷枚所畫的「春夜宴桃李園序」作品,把當時的情景記錄下來。不過,李白是唐代大詩人,冷枚畫的「春夜宴桃李園」中無論卷棚屋頂、庭園假山,或是臨樓遠眺的高閣、瀕水遊憩的水榭,甚至石桌竹椅、窗櫺燈台,全是清代樣式。其中纖弱的女侍,更是典型的清代仕女。可見畫家落筆,純粹只是「借題發揮」,並未下考證功夫。這也是清代院畫的特色之一。 這幅畫的右下角清楚的有冷枚的落款:「臣冷枚恭畫」,左下角並有鈐印二章:「臣冷枚」、「夙夜匪懈」。是屬於具有「臣字款」的清院畫,是由清宮供奉的畫師所畫。我們查一下冷枚的資料,知道他在康熙時就甚為皇帝所重視,但是 到了雍正時期卻受到了冷落,被逐出宮廷畫院,雍正在位的十三年中,清宮檔案中沒有了冷枚的名字。冷枚離開宮廷,成為一名在野的畫家,冷枚多寄居於寶親王弘曆府中,等到弘曆即位,又再獲重視,而且乾隆還挺照顧他。通常, 宮廷畫家作畫都要經過以下幾道程序:皇帝出題目,畫家畫出樣稿呈覽,經過皇帝同意,然後才能再畫。但是,乾隆對冷枚的信任與偏愛,有時不再出題目,而是讓冷枚願意畫什麼就畫什麼,這樣畫家發揮的自由度就大一些。所以,我們在冷枚的畫中經常可見「臣冷枚恭畫」的落款。 在畫的左上方則是陳邦彥的題跋,李白「春夜彥桃李園序」全文,乾隆則在正中間題「妙」字,並鈐「乾隆御覽之寶」,可見這件也被乾隆所珍視。而這個「妙」字,也表示了這幅畫的身價。妙是品評書畫的一格,宋代黃休復在「益州名畫記」中,把畫分為「逸、神、妙、能」四格,此畫能被乾隆評為「妙」格,雖品位不高,但也有一定的身價。這幅畫用筆精工,顏色鮮麗,人物的姿態、衣著、景色上都畫得非常寫實自然,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景緻,完全體現了李白文章的內涵與意境。 這幅畫與故宮所藏的另一套「清畫院十二月令圖」中的二月頗為相似,都是畫月令之花朵盛開,而畫中的亭台樓閣,鞦韆,遠山等景,都是非常的精筆,在繪畫技法上,都是用近大遠小定點透視法來描繪景物與建築。就讓我們來細看一下這幅

大敵當前,還「賭」?

圖片
故宮博物院每年十月都會推出強檔展覽,今年也不例外,去年是繼再上一年「國寶展」的餘韻,展出「國寶再現」,頗獲好評,今年,迷們都在想,難不成還有「國寶三現」,沒想到推出的是還蠻貼近百姓生活的一個展覽,雖然還是以繪畫為主,但是,真的蠻貼近人民生活的主題。 我們從小到大,一定參加過不少聚會,舉例來說,一定參加國同學會吧,一定也應邀出席一些公、私性質的活動吧,那古人呢?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活動呢?今天要介紹的活動,是一場與國家興亡有關的活動,而活動的內容,卻是一場賭局,賭局下的注是一棟別墅,賭的方式是下一場圍棋,這個賭局被後人以「緙絲」的方式記錄下來。 先來看這幅畫,個幅畫名字叫「謝安賭墅圖」,謝安是誰,知道吧,就是東晉的宰相,也就是在淝水大戰,以極少的兵力戰勝號稱統有八十萬大軍進犯東晉的符堅,這個故事就被後人以緙絲的方式「畫」下來,為這一場極為重要的「歷史集會」留下美麗的記錄。 簡單說一下這個歷史故事。 這個故事是有典故的,典出「晉書」卷七十九「謝安列傳」。苻堅率百萬大軍來襲,全國震驚,當時的東晉孝武帝封謝安為征討大都督。他的姪子謝玄前來問計,謝安神態自若好像沒事一般,臉上也沒有露出一絲恐懼的顏色,只說:「我另有辦法」,頗有「老夫心中自有丘壑」的味道。謝玄也就再也不說什麼。只是,大軍壓陣,謝玄怎麼都放不開心,因此又來問計當何出,謝安卻率眾,並邀親朋好友一起去到去到鄉間的別墅。當親朋好友都來到的時候,卻見謝安與謝玄正在下棋,並且以別墅為賭注。謝安下了一陣子,大概是看出棋局的勝負,謝安就把下棋的事交給他的外甥羊曇,自己就出外游涉,一直到夜晚才回,這才授意各個將領,擔當職責。 前線打敗苻堅後,有驛站傳送的戰報送達,客人問他戰情如何,他若無其事緩緩地回答說:「小子們打敗了敵人。」棋下完後,謝安回到房間,心裡太過高興,過門檻的時候把木屐齒都弄折了都不知道。 「謝安賭墅」這幅未具名的緙絲畫,畫的就是以上的故事。在這幅畫中,中間兩位在下棋的就是謝安及謝玄,怎麼看的出來誰是謝安呢?看帽子,謝安當時可是督軍的元帥,官階高,戴的應該是「冠」,冠下面,有可能是一種當時很風行的「巾幘」,平民及武官都可戴。這場棋局中,謝玄持黑子坐左方,謝安持白子坐右方,我們看見謝玄下了一子,卻不離手,可見很謹慎,而謝安卻是把棋子夾在手中,以手軸支在桌上,一派輕鬆,就等謝玄一離手,謝安的下一

兩位短命皇帝(之一) - 宋哲宗

圖片
按理,大過年的,要介紹君王,也要介紹像乾隆這樣長壽又有才華的皇帝,怎麼來介紹歷史上兩位只活了23歲的皇帝,這是跟要介紹的內容有關,就請看官您耐心往下看吧! 先來說一下這兩位是誰,左邊上面的這位是宋哲宗,是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宋神宗的第六子,母親為欽成皇后朱氏。原名傭。哲宗出生於熙寧九年十二月七日(1077年1月4日),神宗病危時立他為太子。元豐八年,神宗駕崩,趙煦登基為皇帝,是為宋哲宗,改元「元祐」,即帝位時年僅八歲,在位十五年,得年二十三歲,葬於今天河南鞏縣的永泰陵。 左邊下面這位是明熹宗朱由校,生於西元1605年12月23日,死於西元1627年9月30日,史稱天啟帝。他是宋光宗的長子,明朝第16代皇帝。即帝位時年十五歲,在位時間八年,年號天啟。明光宗即位僅一個月就死了,朱由校只好匆匆即位,未曾被立為太子,也沒有接受正規教育,政事皆賴宦官輔佐,論到中國歷史中最大的宦官魏忠賢,就是在他的時期,由於魏忠賢的干政,導致後來皇帝、黨派及宦官三方的角力,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東林黨爭。 有沒有發現這兩位皇帝有什麼共同點?他們都是23歲就死了!這個重點,請看官您一定要先放在心中。 這是基本資料,好學的您,可以再去谷歌一下,查出更多的陳年往事,不過,今天不講歷史,講畫。 還是先看左邊的宋哲宗,我們把上半身放大來看,首先,看他的眼神,有沒有看出很堅毅的眼神,為什麼要這麼講,因為您23歲時在啥,雖然哲宗23就死了,這像一定畫於23歲之前,還有點小鬍子,年紀一定不大,承擔國政大事,又沒有經驗,可是還是流露出皇帝那種威嚴的眼神。此外,哲宗皇帝的皮膚很傑淨白皙,與宋代開之君趙匡胤相比,一是武夫,一是文人皇帝,從面相就可以看出端倪,也就明白為什麼宋代在趙匡胤之後的皇帝,都看起來白白的,因為是文人嘛! 再看哲宗的官帽,這種帽子稱為「幞頭」,各朝代的「幞頭」不盡相同,宋代的特色,就是有兩根長長的柄,稱為「帽翅」,據說,是避免群臣在上朝時不方便左右交談,如此可以專心政務的研討。也就是因為宋代的「幞頭」左右兩邊的帽翅實在太長了,人與人錯身而過時一定得非常小心。據說,有一次哲宗上朝,有個小太監不小心就撞到哲宗的帽翅,以致於整個官帽就掉下來,使哲宗露出剛剪過頭髮的頭臚,這可是天大的事,居然敢讓皇帝的頭臚見諸於大臣,這在當時是極不禮

名考

有否對於自己的姓名做一番考證?從認識字,或者這麼說,從會認自己名字開始,就想知為什麼先人會取這個名字,哦,對了,我的名字是「名世」。 拜網路之賜,現在查資料很方便,就輸入自己的名字,查出來的,大部分都是一家位在台南的飯店的,也有科技公司以此命名的,也有出現「戴名世」、「錢名世」這兩位清代人物。飯店、科技公司就不管他了,錢名世及戴名世兩公是何許人也,查下去就知道這兩人都是因為文字獄最後被砍頭了,心想,先祖不會在取名時不注意,取個這麼晦氣的吧! 之前在做旅歷找工作時,突然有朋友說,「欸,你的名字不錯喔,有聽過『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不錯耶! 去歲,母親返台,談起這件事,才透露出「名世」兩字命名的由來,原來是出自陸遊的「書憤」一詩: 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雪夜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鬓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上面兩個出處,一個是出自「孟子公孫醜下」,一個出自於詩人陸遊的詩,真究起來,雖然祖先當然希望自己的後代成成龍成鳳,但要成為「王者」,在現今世代,恐怕也不太實際,歷史上最後稱「王」的,下場沒幾個是好的,所以,想來想去,出自陸遊的詩,還是比較靠譜的,而且又有家母的證實。 既然如此,就再查一下「名世」這兩字,在歷史文獻記載中還真有多處: 朱熹集注:「名世,謂其人德業聞望,可名於一世者。」 明葉盛《水東日記·張夏各推所長》:「兩人竟各以所長名世。」 《宦海》第四回:「﹝邵鳳康﹞更兼經濟非常,文章名世。」 宋葉適《序》:「自有文字以來,名世數十,大抵以筆勢縱放,凌厲馳騁為極功。」 宋文天祥《撫州樂安縣進士題名記》:「斯土也,蓋文明之會也……是故名世出於其間。」 清談遷《北游錄·上霍魯齋大理書》:「名世在上,誼當蟄默,而忘其愚且賤,以乾於下職事者,誠迫桑榆之景,限斥鷃之悲,慶其遭而懼其晚也。」 看起來,取名這回事,還是有點學問,在中國人的思想中,取名也多有寄望之心,對後代的期帶,就放在取名之中,幼時,對於自己的名字,也曾有「取這個什麼名字嘛」,「這名字不好寫」等不切實際的念頭,不過當年紀漸長,累積一些內涵後,才會發現先人的智慧。 在中國人舊年將逝,新年將至之際,除了身體之外好好整理一下外,也再次整理一下個人內在,就連姓名也都做個整理

就職典禮

圖片
現代的就職典禮一點沒有看頭,如果非要講有可看的,可能是之前或之後的表演節目,就拿總統就職典禮來看吧,在等主角出場前,電視台習慣會把在周邊的演藝團體的活動,呈現給大家,就任典禮後,觀眾在乎的,也不是就任人的演說內容,反而是趕快離開現場,或是繼續等其他的表演節目,要不就是趕快拍照留念。其實,就職典禮最重要的就是就職的那一段,如果看的仔細,就會看出就職人的各種小動作、講了那些話、可不可以期待這人能為群眾服務等等。 話說西周晚期,大約是公元前9-8世紀,距今三千多年前,有一場就職典禮,過程被完整的記錄在幾個青銅器裡面,連史書都好像沒有記那麼完全,所以說,青銅器好看的地方,不止是它的外型,還有隱藏在青銅器裡面的歷史。這場就職典禮是一位名叫「頌」的人,被周天子,就是周宣王,冊封去做成周(今日的洛陽)這個地方二十個倉儲的總管理員,當時周天子自己是在宗周(今日的西安)。可別小看了這個倉儲管理員,官可大了,除了要負責管理倉庫外,還要想方設法的去徵集糧食,然後還要平安穩妥的送至京城,供給皇家所需,換句話說,周天子的民生大計,就得靠頌這人了。 毛公鼎內的銘文500個字是目前出土青銅器中字數最多的,而上圖的「頌壺」也有150字,算多的了。頌壺,是從鑄器者命名,就是頌這個人製的壺,當然一定要有原因的,稍後再敘。這個壺還挺大的,根據故宮的資料,通高63公分,腹深44.4公分,口徑21.2×16.9公分,底徑24.3×31.7公分,腹圍107公分,容量17450毫升。在展場看到它,一定也會「哇」一聲,還真大。此壺是用來乘酒的,咦,不是說,商人重酒,周人重食,商朝就是因為太過於杯中樂,所以因酒誤國,那周怎麼不記取教訓,還製作這麼大的酒壺呢?別緊張,周朝雖然製作許多酒壺,但卻都是乘酒用於祭祀中,所以,並不是真的用於日常生活中。 頌壺銘文的位置很特別,在壺口的內沿及壺蓋的內沿(左圖) 。這篇銘文詳細記載了頌被冊封掌管成周倉儲的日期、時間,地點、參加冊封的人等,以及頌在冊封後的回應,非常精采。發生的日期是在周宣王三年,五月下旬,一大清早,周宣王已經端坐在周康邵宮中,宰相弘引導頌入宮,站立在中廷,王呼喚史虢生把由尹氏所撰寫的冊命文大聲宣讀出來。然後周宣王就告訴頌:「我命令你去掌管成周地區二十家倉庫,這些物品是要用供王室,此外,我還要賞賜你衣物及車馬用具等。」 頌於是下拜接受王的冊封,把冊命

寫一塊肉

圖片
蘇東坡因為烏台案,也就是當時的文字獄啦,被貶到黃州當團練副使,苦不堪言,還寫了寒食帖應景,不過,有一道以他名命名的菜,倒也是在這時候出現的,這道菜,大家都知道,也一定吃過,就是「東坡肉」。 宋朝人講究吃,肉食以羊肉為主,豬肉不登大雅之堂,朝廷還明文規定:飲食不貴異味,御廚止用羊肉」,因此,黃州豬肉雖然便宜,雖然也是個小地方,但當地富人也是不屑吃,而窮人則是不會燒豬肉,就更不會吃豬肉。蘇老窮嘛,就幾乎天天吃豬肉為樂!為此,他還做了一首「豬肉頌」,也就是東坡肉的原始食譜。 圖:維基百科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 飽得自家君莫管 翻譯出來就是:把鍋子洗得幹幹凈凈,少許放水,燃上柴木、雜草,抑製火勢,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煨燉。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會滋味極美。黃州有這樣好的豬肉,價錢賤得像泥土一樣;富貴人家不肯吃,貧困人家又不會煮。我早上起來打上兩碗,自己吃飽了您莫要理會。(參閱:一起去看宋朝的活色生香) 其實,東坡肉不就是煮成方的五花肉?也沒什麼太多的大道理,小火慢燉,注意上色,台灣很多家館子店都有這道菜,還有把它拿來夾餅吃,各種各樣的吃法,趕明兒,也來做一塊。

故宮第一美女

圖片
這位美女先前已經寫過一次了,再寫,一定有理由。 穿越劇在前幾年突然流行起來,因此,很多人就在想,如果真有一種時光穿越機,那我要穿越回那個朝代,有不少的人喜歡想要回唐朝,特別是女性同胞,究其原因之一,是因為唐朝女權高漲,或者說,較為重視女權,這可由「唐三彩馬球仕女俑」看出來。那裡可以看出女權?君不見,古代女子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嗎?女子乘馬,不是要側坐嗎?女子服飾,可以著褲裝嗎?可是在這個器物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位唐代的女子,身著褲裝,跨坐馬上,右手持球棍(木棍已腐,看不見了),狀作打馬球,看遍中國歷史,也找不到類似的圖片或器物,有此表現,看上去應該是在從事體育活動,而今日的女性,有著褲裝的,有跨坐騎馬的,有打高爾夫球的,但打馬球還真不多見。可見,比之於今日,唐代女性的社會地位應該不低。 寫了這麼多,如果女性同胞選擇穿越回到唐代,一定有其理由,那我們就來好好看看今天要介紹的主角,不是上面的啦,是下面這位。 這是件加了彩的陶器,可是怎麼沒有看到顏色呢?這不是「彩陶」,而是「灰陶加彩」,以「俑」的形式呈現。這種陶器,以紅陶或灰陶土為胎,合模翻製後,經過精心修飾,入窯低溫燒造(約800-900度C),並再加飾彩繪,這件仕女俑就是以燒成的灰陶為底,其上敷以白色化妝土,化妝土之上,再加上紅、綠、黑等各色彩,由於彩繪於文物上的有機膠結材料不斷老化變質,失去原有的粘接功能,一經出土,與空氣接觸,原來鮮亮的的彩繪就都脫落,只能從眉、眼、髮絲、臉龐,還有衫裙等細節,依稀想像女俑製成當時的鮮明模樣。事實上,這件作品的確可以成為我們理解唐代上層仕女妝髮衣著等流行時尚的切入點。 這件器物是用來做陪葬用的,古人「事死如事生」,認為人死後也應方受到與生前同樣的對待與侍奉,因此,把「侍女」也就做成陶俑陪葬,這也算是一門「行業」,因此陪葬品也被稱之為「明器」,也就有了「明器專賣店」。這個彩繪陶俑在製作好時,其顏色應該是非常的美豔,它就「陪伴」著她的主人一起共赴極樂世界。 我們來看這個仕女俑,頭上的兩個髮髻,有沒有像迪士尼米老鼠的耳朵?找了很久,在「 唐代婦女發髻演變 」這篇文章中有附圖,看官您是否覺得上圖中這位唐代美女的髮髻與下圖中的那一種相似呢?唐代仕女特別是宮廷女子,喜好梳高高的髮髻,各種髮髻的樣式約有三十多種,在有名的「唐人宮樂圖」中,可以看到 「墜馬髻」及「垂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