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院畫十二月令圖 一月
快過年了,有沒有計畫要去故宮逛逛啊?過年去故宮,一定得要去看與過年相關的展品,而且要講得出來,小孩才會覺得這個家長好厲害。前兩天去參加定時導覽,就被介紹一件清朝的宮院畫作,而且它還是一系列的,全名是:「清院畫十二月令圖」,也就是按照一年十二個月的時令畫出12幅畫,每幅畫都有要代表的主題,非常有意思。當然,故宮也不是一次就展出12件畫,應該是依照時令展出,現在正是一月,所以展出一月的畫。
在介紹畫之前,先來看一下上圖這個是什麼,高高的架子,中間吊著一個大箱子。這個盒子有個名字叫「盒子燈」,又名「螯山」。過年到元宵節的時候,人們就會提燈籠、逛花燈,現在不也是每年由各市政府舉辦大型的燈會嗎?在古代,而富貴人家往往會佈置大型綵燈,以供親朋好友觀燈行樂。圖中這種盒子燈它的設計可以有好多層,每層所鋪設的東西不一樣,等點燃後會一層一層的燃放,它還可以做到每層燃放出來的效果不一,有點像現今的燄火。當然以前不會有這麼多花樣,最多就是展現「四季平安」等具有新年祝賀意味的字樣。不過在那個時代已經算是非常不容易了。
看完了這個圖,您想想,這個設計會在那幅畫中出現呢?就是在「畫十二月月令圖」系列中的一月這張畫中出現,您在下圖中找到它了嗎?
圖中的一道圍牆間隔了兩個世界,圍牆裡是富貴人家如何過年,圍牆外是平民百姓的年節情形。因為圖比較小,有興趣可以去故宮網站詳細看。光這個布局,就很有意思,很有距離感,從近到遠,但是都刻畫的很仔細,我們細究古人的畫作,會發現它們很多都是用俯視的角度作畫,這幅畫也一樣,就像從某個高處往下看,看到大戶人家,看到尋常百姓,也看到遠方的宮殿。
先看畫的主題,放大來看,就知道除了過年的主題外,它還特別把一月的梅花在到處表現出來,不只大戶人家有,平民百姓也可賞梅,所以,當我們去看十二月令圖時,就會發現每個月都有不同的花卉表現。那賞梅的人物表現可以在畫中那裡看到呢?就在右方的廊廳。那裡有三個人,其中有一個站著,右手拿著一個東西湊近眼睛,猜猜那是什麼?望遠鏡,想不到吧!
從這個手拿望遠鏡的人所站的角度以及他看的方向,應該是在看遠處的梅花。賞梅用望遠鏡,下次去石門水庫看梅花也要帶個單眼的望遠鏡,才不輸古人。
還有三個小屁孩,沒大人在,玩開了,玩什麼?放煙火。您看到了嗎,有一股往上的紅紅的煙火,畫家畫的傳神吧!
大戶人家在元宵時,一定都是到處掛花燈,上圖中在走廊上的三位男士不就在品論這戶人家中懸掛的花燈嗎?
當然,畫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個「盒子燈」了,在開始點燃「盒子燈」前,可以看到一群人在燈下歡樂的情形,而在前面地上鋪了一塊布或地毯,有兩個人在上面表演,右前方還有人在觀賞,闔樂融融。
在這個兩層的閣樓中,就是婦女們聚集的地方,婦女們在此談天說地,一群一群,一共有三組人,分在兩層樓中,可以看得出來,這就是大戶人家後院,而在畫的左手邊就是前廳所在。
圍牆外的尋常百姓,沒有大戶人家的奢華的過年景況,但是一樣是過年,在上圖的右下方,看得出來也是有客來訪,在屋中聚集的情形;至於中間,則可以看到走鄰舍互相拜年的景況。
有意思的是上圖中「橋」的部分,在中國到處都可以看到這種拱型的橋,如果看全圖,在圍牆外的人數,除了拜年的那一群人外,就只有在橋上有眾多的人,他們在橋上拜年嗎?應該不是。原來古代有個習俗,過年要走橋,走橋又稱「走百病」。元宵節除了各種慶祝活動外,民間還有「走百病」的活動。「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這是一個爲婦女們所喜愛的民俗活動,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爲這樣能祛病延年。
在原畫的最上方,隱隱約約的可以看到上圖右下方的房子,據稱就是紫禁城所在,如果是,那這畫中的大戶人家應該是在京城為官者家中的過年景況。為什麼這麼說呢?原來十二月令圖不是民間的畫師所繪,而且很罕見的,沒有畫家的落款,也沒有年份,根據學者研究,可能是清朝乾隆初年,由皇帝指派四位畫家,每人畫三幅月令圖,共同合作完成的。這十二幅畫軸曾經在乾隆皇帝的宮廷裡懸掛,每月一幅,按月更換。我們今天在欣賞每個月的景致時,彷彿也參與了畫面中的種種活動。
十二月令圖就是十二幅畫依照時令所繪成,每個月都有一個主題,一月是梅花,二月的杏花、三月桃花、五月昌蒲、六月荷花、九月菊花;而時序不同,人們也有各種活動,例如正月賞花燈、五月賽龍舟、七月乞巧、八月賞月、九月登高、十二月滑冰。日後每個月在這個集子中也會依序把這十二張畫價介紹完,希望故宮也能依序展出,否則就拍不到照片了。
這張畫,有意思吧!聽完解說,真對繪畫也有高度的興趣了,原來逛故宮,聽導覽,有很多可以學習的,今年過年,一定要帶家人去走一趟喔!
留言
張貼留言